本文作者:qiaoqingyi

汉中文学艺术馆(汉中汉文化研究协会)

qiaoqingyi 2024-10-21 61

  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

  何须更上,诵好山云影,五言已尽宋元诗。

  这是古汉台门联,未曾留意是何人所撰。芳树春流好山云影果然都有了,只这宋元诗让我稍有不快,为什么不是汉唐诗呢?平仄也一样合律,且汉唐诗明显好于宋元诗嘛。不解之处或有达人释疑。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偏东南,在东大街和丁字街相交的地方。说是前206年刘邦被项羽撵到汉中作汉王,刘三儿筑汉台、烧栈道,示项哥以知足,等羽翼丰满之后又耍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兵从宝鸡取三秦,直把项哥逼死在乌江。这样一想,我就有些怀疑刘三儿当年修汉台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因为汉台实在不够阔大。不过没有关系,两千多年的时间足以将一个陶碗变得珍贵,更何况这么一座高台。

  

  临街而视,可以越过门楣看到高筑于汉台上的望江楼,进门处是启功先生题写的“汉中博物馆”几个大字,是了,博物馆建在汉台里面,让汉台更有看头。一说启功,便有朋友对我说“知道你喜欢启功的字”,真是好生奇怪。

  

  台下一排翠竹,台垣为砖石砌成,高耸的台壁上爬满了紫绿相间的爬山虎,抬头仰望,高台上的望江楼斗角飞檐,气势雄伟。拾级而上,芭蕉上有水滴落肩颈,刚下过雨,所有植物都一片葱翠。望江楼始建于南宋,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时称天汉楼,现已不知经历了几代修葺。

  

  望江楼往南是桂荫堂,中间空地上有好几株古老粗大的银桂,其中一株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据说每逢中秋,香气能飘过几条街。置有石桌石凳于其间,仔细瞧那石桌,乖乖不得了,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石鼓,上刻《松涛铭》四言诗一首,铁划银钩,很有柳字风范,落款年月是“癸未仲夏之初”,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物事。其下三只小鼓撑着,和着旁边石凳均是一副饱受风雨侵蚀的斑驳模样,形状和侵蚀程度却略有不同,不似是同时同处之物,不会是无处存放才这样堆置的吧?稍加留意,慢慢发现古汉台内到处都堆着这样的刻石残碑等旧物,恐怕是从别处运回,因为没多大名气又不能丢弃才散乱堆放。

  

  绕桂荫堂而南,沿石阶下去是一个不大的池子,旁有一巨石篆书“镜吾池”三字,配诗一首,只记得首句是“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既故吾。”

汉中文学艺术馆(汉中汉文化研究协会)

  

  再往南是“汉台碑林”,廊檐两边嵌了许多旧时碑刻,院内就是博物馆的所在了。

  博物馆里的重点文物当然就是“石门十三品”了!沿阶再下一层,东面是石门石刻陈列室,西面是褒斜古栈道遗迹陈列室,中间照例堆放了很多断碑残石,种植有各种花草树木,其中有一种像芋头一样的植物很招人注目,一人多高,那叶子比蒲扇还大许多,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石门十三品”是修褒河水库时从石门旁边凿迁出来的,粗黑的模样却是不得了的宝贝,旁边各有拓样,刻石中以“石门”“石虎”“衮雪”“玉盆”“石门颂”及“山河堰落成记”等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又以“山河堰落成记”最为庞大,重达几吨。“衮雪”相传是魏王曹操所书,衮字灵动,雪字端庄,二字并在一起却又和谐自然,汉中还有以衮雪命名的香烟及餐馆。

  

  沿东路折回去时,发现在右手侧很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小亭,拐进去一看,原来藏的是汉中八景之一的“月台苍玉”,此物直径三尺有余,外形来看就是一个柱基,也有人叫它试剑石或上马石,但我以为是柱基比较合理,据说这东西才真正是楚汉时期古物。勾腰去摸,冰凉光滑,仔细看,其质果然有些半透明状隐隐透着碧绿色,于是这才相信它是玉,好大一砣啊!(作者 王九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