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文学艺术是有阶级的吗(文学艺术是有阶级的吗为什么)

sukai 2024-07-01 119

M E M O R Y

/ 编 / 者 / 按 /

??

  多年来,我所受的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底层代码,对“无用之美”推崇备至。

  功能性教育,把信息和知识的获取简单粗暴划分为“有用”和“无用”:技术性的职业技能被认为是“有用”的。

  那么,自人类文明诞生的初始,人们对于美那种自发性的向往,在人类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渴望生活、渴望爱意的力量,就是最一钱不值的东西咯?

  在这个不安宁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些什么,去抚慰灵魂。在书上看到这样的话——

  “学习这些(无用之美),可以让我们向内心之中,看到我们的所思所想,看到创造性冲动呼唤着我们去释放的东西,这一内心之中迸发的旅程,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真正的自我,帮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

  有桩伤心事,时隔多年,依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说起来十八岁那年,高考填志愿。我手随心选,去填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学。

  整个高中三年,读了文科,最想念的科目就是文物修复。也不晓得自己是哪里来的坚定信念,也许是迷上了陈寅恪也说不定,但看起来这热情也不像手机充话费送的。

  最后,没能成。那年高考,语文没有考及格,估计是作文完全跑偏了方向。

  如果,有一个如果能得偿心愿,那么在故宫修文物的,应该就是我了。sigh……

  近日整理旧文,都是五六年前的艺术/设计评论旧作,刊发于当年的《美术报》上。

  倒不如酒瓶装新酒,比照那时所思所想,看看几年过去了,我又有什么新的见解。

  其实,我没有变,我还是那个我。

  很多年过去了,天空依旧是近似于无限透明的蓝色。只是随着年岁日长,我的性格更趋于温柔敦厚,少了乖张戾气。

  那就从“启蒙的艺术”开始吧。

  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启蒙”一词在德文中的原意为“大量光线反击社会环境所造成的阴暗”,更多的是指人类走出自我束缚的蒙昧状态。

  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后的欧洲为什么又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这值得历史学家们研究。

??

博物馆启蒙

  启蒙运动的一大贡献就是将艺术解放出来,成为公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在启蒙时期开始走向公众,进而成为开启民智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而博物馆也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产物,作为承载和传播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载体至今。

  博物馆如今就仿佛城市的空摆设,而艺术市场成为一场逐利的资本游戏。仿佛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疏远的,仅仅是一种墙壁上的精神上的装饰,附庸风雅。

  当然,逐利没有问题。我之前曾大篇幅撰文赞扬“在商言商”。只不过,这“商”也得要有一个边界,并非随时随地皆要挂在口边。

  现在成长于城市的学童,周末业余生活的一个节目很可能是被父母或者老师带着去博物馆参观。当这一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已经成为习惯之后,人们却很难去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去博物馆?我们能从博物馆参观中得到什么?

  

?

为什么我们要去博物馆

F I R S T

/ 起 / 初/

??

  那么,启蒙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博物馆的价值何在?

  简言之,打破了社会阶层壁垒(感觉自己每篇文章都在谈阶级斗争)。

  起初,艺术是王公贵族神职人员的特权。

  我们能看到君王的收藏总是特别令人神往,因为君王收藏品的价值是有保证的。

  收藏文物或者艺术品,意味着权势地位金钱。别说普通民众可以参观欣赏,恐怕听都没有听说过。

  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极小圈子的奢侈享受。

  时至今日,人有钱到一定程度,都会大肆投资在艺术上。所谓的“附庸风雅”之后,是个人对社会阶层标识的buy in。

  后来,欧洲各国出现主管艺术的学会,这个圈子有所扩大,但仍旧归属上流社会的娱乐。我们如今看到很多艺术家都终身被名门望族“包养”,也是因为艺术一直没有在各阶级间流通。

文学艺术是有阶级的吗(文学艺术是有阶级的吗为什么)

  

美第奇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以及波提切利、提香、丁托列托等等都与之密不可分

C H A N G E

/ 变 / 化 /

??

  而在启蒙运动中,这一切改变了。

  1737年,在法国卢浮宫沙龙厅举办了第一次大型的展览,展出绘画作品几百幅。而作为艺术主管机构的学会,其影响受到了削弱,因为在沙龙中也允许非学会艺术家的作品展出,不再一家独大。

  到了该世纪末,此类展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万幅作品。而且在评判所呈递作品的质量上,已经不再是由学院派依旧其传统的规范的准则来决定,起决定作用的是公众的认可。

  简单来说,就是有没有人愿意花钱买单。除此之外,艺术展览组织机构是在艺术杂志上建立起来的。由此产生了艺术批评,产生了公众评价,产生一种公开的艺术讨论,甚至产生了“美学”这一学科。

  比如狄德罗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和善之上加上一种稀有的光辉灿烂的情境,真或善就变成美了。”

I N F L U E N C E

/ 影 / 响 /

??

  这对老百姓的世俗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显而易见,宫廷和教堂在引领公众舆论上的领导力削弱,因为公众社会感兴趣的话题是历史神学宗教之外的东西,更多烟火红尘接地气的生活。

  那些肖像风景画越来越受到追捧,如果一个农场主愿意花钱,他可以雇一个画家为他全家留下肖像,以前只有贵族才有此享受。除此之外,大幅面的作品式微,因为在市民的起居室内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来放置作品。

  有了博物馆,有了画廊,有了经纪人,新时期艺术流通初具规模。

  18世纪时期人们对艺术的研究逐渐上升为一种追求教育理想的行为。与此相应的,人们逐渐开始收藏艺术品或者了解和艺术有关的事情。随后艺术家要求开放画廊,以便可以向古代大师的画作学习。

  终于有一天,艺术家通过沙龙这一艺术场所赢得了全新的关注,并期望重新定位其社会角色:他们对于单独贵族客户的依赖性降低了,他们必须与更难把握的市场和更大的观众群体妥协。

  人只有通过教育和知识才能实现自身发展。作为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目的是培养个人鉴定艺术的能力。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是可视的艺术史。

  求知欲高的人能高兴地看到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作品,不光是愉悦性和完美性,而是丰富的对比性。通过对其进行观察和比较,他们可以成为艺术的行家。

  寻常人家的孩子,可以轻松与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亲密接触,感受到美。

  在这个过程,他从无到有,从感性接触到理性认识,这一构建历史现场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就是“启蒙”。

  那时候,还请德国驻华大使馆的朋友帮忙,协助我采访时任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Dr. Michael Schaefer)。

  关于“启蒙的艺术”,他这样解释说:

  “对我来说,‘启蒙’从来不是一个状态,而是过程。就个体而言,启蒙意味着由别人主宰的状态向自主的、仅追随自己理性的社会角色的跨越。启蒙运动是欧洲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启蒙的进程是永无止境的,这正是其本质所在。‘启蒙的艺术’这一展览以及其附加的系列论坛‘启蒙之对话’已清楚地表明,没有谁可以垄断对启蒙一词的定义。

  

  

  意义何在?

  艺术以及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敏感。

  而这种在博物馆里与艺术的相处,是一个逐渐和真实自我相遇的过程。

??

T H E E N D

  以前去上海的时候,常常会和梁捷博士一起,“职业观展”——作为一个看展的经典造型,双肩包、球鞋、一瓶农夫山泉,就可以在龙美术馆之类的待一个下午。

  多年来,顺访各地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7月初我从上海出差回北京,因为高铁票售罄,就拖着箱子转战上海火车站搭乘动车卧铺回来。时间充分,就决定在上海博物馆看看最新的展览,碰碰运气。

  骁勇善战的我,一如既往挤上了二号线。上海的二号线啊胖友们!

  在人民广场出站的时候,大约迷路了半个小时吧。看到时光流逝,就要关门了,整个人都非常不好。

  但是,当我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上博的时候,被告知参观名额已经用尽。很多人是早上七点就来排队,看大英博物馆相关文物展的。

  自然是原地爆炸很久咯。

  看展览,我时常看不懂,又觉得不必要看懂。

  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件有关于是非对错、如何去思考获得最优化结果的事情。

  更多的是去感受,去体验。

  一切尝试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误读。

  尽管我们早就知道,美是合规律的。然而,就算我穷尽所有的规律,列出所有的要素,也无法复盘出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大数据搞不了艺术。

  在博物馆里,我们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凝视(gaze)——

  把呼吸调整到和它一样的频率,就自然而然读懂了它旷日持久的沉默里,丰富而隐秘的美好信息。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