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营山市文学艺术协会(营山市文学艺术协会会员名单)

sukai 06-01 98

  近年来,蚌埠市按照“出精品、获大奖,推人才、强服务”的总体思路,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己任,深入基层,服务人民,文艺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推动文艺创作 夯实文艺基础

  制定出台了《中共蚌埠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依据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蚌埠实际,突出蚌埠元素,障显蚌埠特色,蚌埠市从五个方面对繁荣发展蚌埠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为加强可操作性,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共蚌埠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将各项工作逐条逐项落到了实处。

营山市文学艺术协会(营山市文学艺术协会会员名单)

  以开展“中国梦·淮河情”主题文艺活动为契机,凝聚建设美好蚌埠的正能量。蚌埠市大力开展“中国梦·淮河情”主题文艺系列活动,组织50多名作者走进50多家企业采风,集体创作的报告文学集《聚焦工业》、《印象珠城来自安徽蚌埠的文学报告》获省金奖,《风起淮上》、《怀洪丰碑》、《怀洪春暁》在省举办的“我的沃土我的梦”活动中获二等奖。出版了大型报告文学集《淮上作家群》(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公安卷)、精心举办了“中国梦·淮河情——影像见证珠城发展”百姓看蚌埠摄影大赛和展览、成功举办了“蚌埠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词楹联书画展”、“中国梦·淮河情——美好安徽 唱响蚌埠”歌曲征集大赛、“2015美丽中国·安徽之旅”——走进五河摄影拉力赛。

  广泛开展展演、展赛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创作成果。蚌埠市走出国门举办了“蚌埠书画名家精品韩国国际交流展”,承办了首届“2015年安徽省油画作品展”,举办了蚌埠书法晋省展等。新创排的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泗州戏《牡丹亭》等31部舞台艺术剧目受到群众广泛赞誉。其中,泗州戏《绿皮火车》、现代泗州戏《一罐黄金》成为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展演剧目,泗州戏《绿皮火车》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银奖;花鼓灯舞蹈《淮河边上的玩灯人》荣获“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展演”群舞类二等奖,是花鼓灯歌舞剧院建院以来获得的最高专业群舞类奖项,被选为安徽省唯一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参演节目。

  把艺术创作项目化。蚌埠市坚持把文艺创作进行项目化管理,把年度确定的每一个创排剧目作为项目来对待,明确责任单位、创排团队、预期目标、完成时限、资金来源及投向、创排过程及阶段评估等。对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与控制。同时,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考核办法,确保每一个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健全文艺机制 促进文艺发展

  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活力。蚌埠市为适应文艺家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文艺精品力作不断脱颖而出的新常态,设立了“蚌埠文艺奖”,拟定了“蚌埠市文艺奖评奖办法”,建设了“蚌埠市文学艺术中心”,成为集艺术创作、展览、收藏、交流、艺术研究、艺术培训和文化旅游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文艺家创作培养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艺术院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用人机制、经费使用、政府采购节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国有艺术院团带编引进专业艺术人才,确保人才不断档、顶得上。同时在评定职称、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对民营和国有艺术院团一视同仁,使得国有和民营艺术院团在开拓市场赢得观众的过程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提升艺术工作者创作能力。蚌埠市定期举办优秀文艺作品品评会,促进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互相砥砺、相互提高。加强与高校艺术专业合作,培养花鼓灯、泗州戏中青年专业人才,资助优秀艺术人才进入高校进修提升。大力开展业务素质的培训,先后选派近50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参加全国、全省的培训,目前,市所属文艺家协会会员队伍总数已达6000余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数比去年大幅增加,已达1100余人。推介近10名文艺家进入省级以上协会的理事、副主席职位。积极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全年共开展文艺交流75场次,交流的文艺名人名家达10650余人(次)余人次。

  以艺术名家引聘为催化剂,实现借力登高。蚌埠市在立足自身力量创作的同时,先后把着名艺术家“请进来”,抱团创作了舞蹈《蚌之灵》、歌曲《江淮情》、舞蹈《兰花湾﹒淮水情》、花鼓灯舞蹈《淮河边的玩灯人》等一批精品名作,其中30余部作品在全国各项艺术赛事中获奖。民族舞剧《大禹》特别邀请了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担任编剧、着名舞蹈编导王舸担任总导演,集中展现大禹“以济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恃德恃诚、怀民兴邦”之精神,力求攀登舞蹈艺术新高峰。

  打造艺术精品 提升文艺品质

  强化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使命。蚌埠市充分听取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文艺家的心声,及时调整工作作风和方法,提升服务力,解决基层文艺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全市文艺界深入开展“传承工匠精神,争做艺术名家”系列活动,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蚌埠市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蚌埠市百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创作”、“蚌埠市美好乡村建设文艺家走基层暨优秀作品评展活动”、“千里走淮河”等文艺采风和志愿服务。加强文艺志愿服务的制度和队伍建设,成立了市文艺志愿服务总队。分期分批组织艺术研究所、剧目创作室、花鼓灯歌舞剧院、泗州戏歌舞剧院以及民营艺术院团的艺术工作者带着创作任务,深入基层采风联系点和非遗传习基地,研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汲取创作营养。通过定期举办艺术采风成果汇报会、展评会,引导文艺工作者广泛运用和提炼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体现和表达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先后推出了泗州戏《板车女孩》《背着妈妈去上学》好人系列、花鼓灯舞蹈《我的奶奶》、淮河大鼓《中华孝善者》、泗州戏《杨八姐闯幽州》等一批优秀作品。

  对艺术作品精雕细琢。为了使艺术作品真正能够感化观者、触动人们心灵,力争对每一部作品都做到独具匠心、精心打磨。如在现代泗州戏《一罐黄金》创作过程中,反复征求拆迁户和拆迁办工作人员的意见,力求准确反映棚户区改造的惠民实举和其间呈现的人性之美。同样,泗州戏《绿皮火车》的创排,也是多次征求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意见,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切实表达农民工朋友对梦想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批个人的文艺作品也分获国家和省大奖。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仅蚌埠市属各文艺家协会,荣获国家级奖项50多个,省级奖项近100个,奖项创历史新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