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昭通文学艺术有限公司(昭通文学作品有哪些)

sukai 2023-09-30 83

扎西见闻

  2006年9月3日 晴

  

  今天,是“我的长征”跨进云南省的第 3 天,队员们进入云南东北部的威信县城,这个 70 年前叫做扎西的地方,是红军长征继遵义会议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地。

  我们在城区受到了热烈欢迎,数百人的花鼓队、仪仗队在路两边盛情欢迎,可见老区人的红色情结。

  扎西会议纪念馆郭璋琼馆长在行进的队员中找到了老夏,并作了自我介绍,得知她就是熙然的母亲,老夏自然也是十分激动:因为她有一个优秀的儿子,老夏才有了一个优秀的学子 !

  上午,队员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瞻仰扎西红军烈士陵园,陵园里有几十座红军烈士墓,可见张爱萍将军的题词:“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川、滇、黔边游击战场,孤军奋斗,牵制强敌,壮烈牺牲,万代敬仰。”

昭通文学艺术有限公司(昭通文学作品有哪些)

  一渡赤水到达扎西,红军除了整编,还抽调几百人成立了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用以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会师黔北,并安置保护伤员。完成掩护牵制任务后,这支队伍与中央失去联系,一直坚持在川滇黔边区游击斗争 12 年,直到 1947 年被敌重兵“围剿”失利,全部壮烈牺牲。这是长征路上为了整个战略与大部队分开独自战斗、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一支部队。

  休息时,老夏来到与“我的长征”住所仅一街之隔的熙然家,拜访了他的祖母与外婆,两位老人尽管 80 多岁了,仍精神矍烁,她们与与老夏谈起了熙然的过去,说熙然小时候看到大人杀鸡就哭,杀生太残忍,至今不吃鸡鱼鸭;说红军到扎西时的盛况与欢愉……熙然母亲作为多年从事扎西会议史料研究的专家,著述颇丰。她将她的研究成果如数家珍般一一向老夏展示。老夏终于明白:熙然的好学笃行与坚韧,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样一个博学母亲的薰陶啊 !

诗歌人生

  2006年9月3日 晴

  当晚,在老夏下榻的扎西宾馆,熙然的大伯、著名诗人麦芒先生 ( 原名艾飞 ) 也闻讯赶来与老夏促膝长谈。

  真乃无巧不成书 ! 老夏久仰麦芒大名是缘自他的一行诗《雾》,早在 80 年初此诗曾在《作品》、《海韵》等文学杂志上引起学术争鸣,同期老夏俨然军旅文学青年一个,正在闽南军营的原高炮 64 师政治部报道组“爬格子”,采写军事报道之余,也喜欢多种文学样式,咬文嚼字写点歪诗什么的。政治部阅览室订有众多文学期刊,诸如《解放军文艺》、《诗刊》、《作品》、《小说月报》、《十月》、《人民文学》等等。老夏就是在 1980 年那个油菜花盛开的春天,从《诗刊》上读到一行诗《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 原载 1979 年 10 月号《诗刊》) 而神交麦芒。

  时光荏苒,哪曾想,老夏会在 26 年后、在长征途中的驿站——麦芒故里,以他侄子老师、“我的长征”队员的名份与他邂逅。老夏仔细打量着诗人:高度近视眼镜镜片后面,掩不住深邃而有神的目光;虽然背巳略见微躬,仍见傲骨清风,蹉跎岁月与诗歌人生如诗一般镌刻在他清瘦的身板里。

  诗人坐定后,我们一见如故,宛如老朋友,一边呷着酩茶,一边海侃神聊,话题自然转到了文学与诗歌创作。

  麦芒自小喜好文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成份问题未能升学、就业,当过流浪者、车工、售货员、会计员、摄影员、特约记者、见习编辑。尽管经历曲折坎坷,但他一直没有忘怀于缪斯。1983 年自筹资金开办真与美相馆时,著名诗人流沙河除题写招牌还特意写了“镜心”二字送给他。麦芒一边照相挣钱糊口,一边写诗作文编书。

  1992 年 7 月,麦芒因自学成才,业余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被云南省昭通行署人事局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安排在威信县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后为史志办)从事编辑工作并兼任扎西文学会长迄今。

  正如一位评论家说的,诗人麦芒所追求和向往的风格是“平淡”——即平中见奇、淡而有味;这是一种没有技巧的技巧。诗人说“爱”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爱”,是根。

  麦芒的诗很朴实,朴实得像口语,一点不拿花架子,也无“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做作。他写《乌鸦》:“任凭怎样清溪洗涤/寻不出一片洁白的毛羽”。

  麦芒的诗很天真,天真得像孩子的“傻话”。他浩叹核桃:“虽有一个坚硬底外壳/有时还是被豸虫咬破”。问牵牛花:“假如世间没有棚架/你又怎样向上攀爬?”

  麦芒的诗如橄榄,入口淡淡的,食后却有回味。他笔下的《茶》:“信仰如茶/生活如水/只有经受/高压高温碾泡过的/越品/越芬芳/越品/越有味”。而这些全是诗人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得来的。

  麦芒的诗很短,辞达而已,绝不多言。

  麦芒的诗像清浅的小溪般单纯,像赤子的心灵一样稚诚。诗,至此足矣!仅读其诗,然已洞其肝胆。何以言,古人曰:“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临别,诗人送老夏《麦芒诗集》。

  这一晚,老夏倾听麦芒的诗歌人生,印证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本篇日记素材选自《我的长征记》,作者夏桂林。订阅号获授权编辑发表,转载请联系中国林业出版社(010-83143583),本书版权归中国林业出版社所有,翻版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不要忘了帮我们转发和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啊!

  赞赏

  人赞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