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闲鱼生活服务怎么做的(咸鱼生活是什么意思)

sukai 2023-09-28 115

  每天早晨6时许,81岁的邢大娘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趴窗口看天气,顺便看看楼下老年活动中心是否有早到的邻居。而后,她再决定自己上午的行程,毕竟上下五楼对她来说已不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

  邢大娘是沈阳市沈河区溪林社区38位独居的老人之一,虽然孙子不时过来看自己,但结婚后过来的频率明显减少,即便如此,因为孙子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下班过来倒床就睡,祖孙交流的话也只能用廖廖数语来形容。

  在沈阳,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已达1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由2011年的15.3%上升至当前的23.2%。现实是,沈阳98%的老人选择了居家养老,而不是把自己的晚年托付给专业养老机构。

  邢大娘只是大众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她认为自己家里舒服,养老院不一定能遇到唠嗑合拍的人,那样仍摆脱不了空虚无聊的尴尬。98%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各自理由不一,但“家”的概念占据了主要因素。

闲鱼生活服务怎么做的(咸鱼生活是什么意思)

  为了更好地服务沈阳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现实,沈阳自2008年以来启动建设社区日间照料站,截至去年末已达到720个,覆盖沈阳81%的社区,今年将再建30个日间照料站,将社区覆盖率提升至84%。与此同时,已建成3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再增建20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沈阳民政部门专业人士介绍,国外的养老模式,老人养老也基本都在社区内完成。也就是说,有生活能力的老人居家养老,半失能、失能的老人则在养老机构度过晚年。

  根据计划,沈阳今年将加快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但无论如何,社区作为了解居民民生诉求、家庭状况最直接的触角,在帮助居民安享晚年、共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幸福沈阳 共同缔造”的目标下,社区对介入居民的居家养老将如何创新和作为,仍是值得社会各方探索的课题。

  样本1

  溪林社区用孝亲文化建养老服务社区

  “老人最缺的是什么?不一定是物质,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家庭和谐和子女陪伴,只有确定了老人的真实需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子。”在如何应对正在加速的老龄化问题上,溪林社区书记田海燕有自己的理解,并认为要从文化入手。

  溪林社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1641人,占社区总人口的8%,其中空巢老人266人、独居38人、偶居老人190人、丧偶老人28人、残疾老人25人。对于这些老人的基本家庭状况,社区尽在掌握。

  为什么说“孝亲”文化很重要?

  作为溪林社区中较大的一个园区,在对溪林花园小区进行改造时,社区就着力突出了“孝亲”主题,并建成了两条孝道和三个主题广场。

  “因为文化传统的关系,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和传承是很在意的,尤其是晚年时,几乎没人不希望子女孝顺,而‘孝亲’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主要内涵。”田海燕说。

  在实践中,溪林社区并不是挂标语、发传单这样的形式,而是通过居民代表和党员共同推选24位孝星,用每个孝星的感人故事感染居民;开展“孝亲加油站”亲子体验活动,鼓励子女参加陪父母散步、聊天,逗父母开心、教父母上网等活动,增进家庭亲情。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围绕丰富老年人精神需求开展工作,设计了寓教于乐的菜单式选修老年大学课程,比如太极拳、剪纸、绘画等,由于自主选课、资深授课,老年人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老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

  如何整合资源参与为老服务?

  在溪林社区工作者看来,做好老年人工作关键是抓好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目前,溪林建立起医务志愿队、党员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发志愿队、科普志愿队、文体志愿队等十多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比如医务服务队的志愿者对需要照料的老人进行看护、照料;银发志愿者服务中,鼓励一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与邻近有需求的老年人结对子帮扶,帮着做家务、寻医问药、陪同聊天、散步或娱乐等。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文化路第二小学定期组织师生进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关爱。

  同时,社区开展了“服务明星”的评选,采取由服务对象评选的方式。每季末社区随机抽取40位老人,让他们来评选自己最满意的为老服务人员。这一举措进一步激发了为老志愿服务的竞争意识。

  为老服务同样离不开社区外社会力量的介入,社区通过洽谈合作,以提供基础场地的方式引进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后者通过建设活动室,安排专职人员,对老年居民提供订餐、维修等低价有偿服务,提供免费代交水电气费、定期陪聊等服务,对一些孤寡、残疾、失独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特殊免费服务等。。

  怎样夯实居家养老照料功能?

  在溪林社区,有一间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日间照料室,设有4张床位和阅览室、休息室、卫生室、心理疏导室、餐厅、健身室、室外健身器材区等,为社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膳食供应、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

  有一位80多岁的龚姓老人,和女儿外孙女三人生活在溪林社区,除老人外的母女二人均患有智力残疾,外孙女经常殴打老人,老人年迈无奈默默忍受着,社区日间照料站接来老人和外孙女,白天由志愿者照顾着祖孙二人,外孙女也不再动手了,老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如今的高楼大厦或多或少地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社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退休老人搭建了互相熟悉的平台,又通过活动室把老人聚到一起,增加了交流增进了感情,以此消除寂寞,促进邻里和谐。

  逢年过节,社区联合辖区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带上慰问品,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空巢老人家中,与老人们一起过年过节,为老人送去更多精神慰籍。

  样本2

  中海西社区老年活动室从无变有

  在沈阳市皇姑区中海寰宇天下天朗园区有个利用闲置地下停车场改建的老年活动室,这12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声乐室、舞蹈室、麻将室、扑克室、乒乓球室、阅览室,受到居民称赞,成为共同缔

  造行动中群众、社区、物业共同参与的成功范例。

  园区没有

  老年活动室怎么办?

  打乒乓球、打麻将、跳舞已是老人退休后喜爱的休闲活动,若自家附近有活动场所再好不过了,如何解决老年活动室场地成为众多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皇姑区明廉特色商业区中海西社区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难题,没有老年活动室,地产自身没配备业主会所,社区活动场所面积有限……

  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佳说,居民、社区、物业三方共建老年活动室,其实之前矛盾挺尖锐的,没有活动场所变成了居民的群诉问题。“社区有位自管党员姓张,我们都叫他张叔,老年活动室能建成,也多亏了张叔牵头。这个过程有很多问题都是三方共同商议、参与的。”

  李佳眼中的张叔说,“之前,园区里不少老头老太太就靠走圈锻炼,入住好几年了邻居间谁和谁都不认识,慢慢有几个老邻居熟悉了,在一起聊天就说起没有老年活动室的事,我这人爱张罗事,大家就让我牵头找物业去沟通。”

  活动室在哪选址

  设施咋解决?

  老年活动室本不在住宅区设计范围内,选址是一大难题,“前前后后去找物业不止一次,开始选在一个大食堂旁边,我觉得不太妥当。”后来,社区工作人员跟张叔一同去物业,“物业也需要层层打报告申请,态度还是积极的,因为我们住在天朗园区,物业负责人带我去看了园区地下闲置的停车库,我一看这个位置可以,下电梯就是,还不走车,挺安静。”

  经过不断协商,确定了老年活动室的位置,但又遇到下一个难题——装修。“物业负责装修,投入近两万元,修整地面,牵了电线,安装电灯,购置了舞蹈室的整墙大镜子,还买了两个电暖气,这些都不是一次性做完的,物业有自己的预算费用,每项费用都走申请流程,老年活动室是一点点建起来的。”李佳说。

  建立活动室过程中,张叔自掏腰包买了三台麻将机和乒乓球案子,还将退休后单位给自己订的四份报纸拿到活动室供邻居们阅读。

  “还有些东西是捡来的,像这皮沙发是邻居不要的,我就搬到活动室给大伙用,这些老年人能聚在一起活动就是件开心的事。东西都是慢慢添置的,社区提供了8把座椅和音响设备,还给请了舞蹈老师,社区又找物业协调,把练舞蹈的镜子安上了,所以这个活动室能建起来,很感谢社区和物业。”张叔介绍。

  现在,有了老年活动室,天朗园区很多老年人成了朋友,大家熟悉起来。张叔每天早上8时15分从家去活动室开门,收拾活动室卫生,晚上9时回家。

  样本3

  朱剪炉街道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午餐

  城市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失去了青春时光,面对着夕阳的孤独寂寞,与亲人交流较少,晚年生活窘迫。

  城市里还有这样一些群体,他们自愿为孤寡、空巢、贫困老人提供帮助,用爱心带给他们一丝温暖和慰藉。

  在沈河区朱剪炉街道天德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一群志愿者为该辖区内五个社区的40位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让这些老人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热乎饭。

  都什么人可以来吃免费午餐?

  “今天星期三,中午吃包子,我和儿子都爱吃”,73岁的曹阿姨11时10分就赶到了天德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排队打包子,跟其他老人聊聊天说说话,这是一天中她最开心的时候。

  由府东志愿者协会联手沈河区回民社区办的“免费爱心午餐”,专为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贫困老人提供帮助。这个公益活动已由原来照料一个社区20个老人扩展到照料5个社区40位老人。他们在日间照料站吃午饭,一分钱都不用花。

  “曹阿姨并不是孤寡老人,她有儿子,但我们却特殊照顾她。”朱剪炉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赵旭说,一些生活特殊困难的老人他们也照顾。73岁的曹阿姨老伴去世,原本有一儿一女,但女儿于前年因脑瘤去世,剩下一个瘫痪在床且还是癌症晚期的儿子,儿媳妇已离婚一走了之,曹阿姨要独自照顾儿子,还没有经济来源。

  赵旭在得知曹阿姨的情况后,虽然知道她不符合享受免费午餐的条件,但与社区商量后还是为她家每天提供免费午餐。

  赵旭说:“目前我们志愿者协会能力有限,仅能尽量照顾那些孤寡、空巢、贫困老人”。比如晓春社区的吕阿姨,今年63岁,聋哑人,一生未婚未育,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靠低保生活;宝石社区的康大爷,70岁,老伴偏瘫,失独家庭,以捡废品和打零工为生。一顿午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样的老人却解决了很大问题。

  除了免费午餐还有什么服务?

  包子、饺子、面条、馒头,每天的食谱都不重样。“我一个人在家做饭已经做不动了,而且做一顿好几天也吃不完,太浪费,在这里吃午饭,基本解决了每天做饭的难题。”孤寡老人陈大爷表示,大伙一起吃饭有胃口,还能多吃点儿。

  “除了提供免费午餐,我们志愿者还定期陪老人聊天、读报,并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救急难’问题。”府东志愿者协会特别关注一些年纪大、身体不好的空巢老人,定期登门拜访,看老人家里有什么困难,比如灯泡坏了没人换、水龙头坏了没人修等,帮老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提供免费午餐的场地资金从哪来?

  天德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一直以来是志愿者在支撑和运营,他们的理念就是“没有交易,只有善行和感恩,用自己的关爱让老人有家的感觉,让老人体会到亲情与陪伴。”

  那么,日间照料站运营资金从哪里来?赵旭告诉记者,场地是社区提供的,资金来源于募捐。府东志愿者协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向其提交“为老人做免费午餐”项目后,经审核批准,他们向社会发起募捐,募集资金用于免费午餐的采买制作。

  能否扩大提供免费午餐的范围?

  为了做到资金规范、透明和公开,捐款明细、每月的午餐费用支出明细,志愿者协会都在网上及微信公众平台公布,捐款的使用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形成账目,定期接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沈河区民政局的审核。

  每天一顿的免费午餐受到了诸多百姓的支持和赞扬,这种形式能否在更多社区推广实行?赵旭说:“完全可以在各个社区扩大提供免费午餐的范围,尤其在‘幸福沈阳 共同缔造’的良好环境下,免费午餐是共同缔造幸福沈阳的实质行动,是更能惠民的举措,可以动员驻街企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就会有更多孤寡老人受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