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瓯客生活服务集团(瓯洋海工集团)

qiaoqingyi 06-28 5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察言观色

  罗振宇说,互联网的下半场是时间的较量,谁能为用户节省时间,谁就赢。这篇文章的作者,持有另一种说法:

  旅行团能节约时间,用户喜欢更花时间的自助游;办公室就有咖啡机,用户却要走 20 分钟去星巴克;全民追捧的《西部世界》一集会占用用户 1 个多小时;直播平台在花费用户的更多时间;共享单车也比打车浪费用户的时间。

  实际上,用户只是厌烦了同质化的时间消费,把时间留给了更好的体验。未来,体验升级才是下一个蓝海,大脑才是下一个战场。

  ——电商观察 小白

  作者:厅客林超

  来源:厅客林超(ID:TKlinchao)

  原文题目为《人口红利的终结,人脑红利的兴起》

  

  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

  去年李克强总理讲到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然后王兴,程维,讲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接着是多位投资人,提到互联网的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再接着是罗振宇,宣称我们从空间消费转移到时间消费。

  政府高层、创业精英、投资人、知识分子,都看到了同一件事情:中国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旧模式已经发展不下去了。

  事实上,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人脑红利时代正在到来。

  

  01.人口红利与人脑红利

  "人口"一词源于农耕文明,用"口"指代人的单位。《汉书》中提到:"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古代,民以食为天,统计"口"便知道需要多少粮食。"口"这种器官的摄入量固定,成年人日食量平均 1.5KG。知道总人数,就知道总食量。

  农业文明用口来比喻用户,而信息文明应该用脑来比喻用户。这就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

  ◆ 用“口”来比喻用户,它假设用户“容量”是固定的,总人数一旦不再增加,能装的东西就变成一个恒定的值。想要装新东西,只能拿掉旧东西。

  ◆ 用“脑”来比喻用户,就发现用户“容量”是弹性的,大脑能装下的东西增量巨大,一旦用户总数停止增长,让大脑装下更多东西,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那么,如何让大脑装下更多东西呢?

  方法只有一个:体验升级。

  体验升级在大脑中有两种方法实现:优化旧链路、创造新链路。

  

  优化旧链路,就是重新设计旧事物的呈现方式。比如,西少爷为肉夹馍讲一个高颜值高智商创始人的故事来引发白领阶层的共鸣,最近流行的失身酒为酒精饮料加入咖啡因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场景。

  创造新链路,就是通过科技创造全新事物。比如共享单车、自动驾驶、飞行器、平衡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所谓人脑红利,是通过设计重构和科技革命,创造体验升级,构建消费增量的红利。

  简单来说,未来各类突破性科技行业会非常有前途;未来所有重体验的行业,比如文娱、旅行、餐饮、培训、泛服务同时也会分享到巨大的人脑红利。

  02.时间都去哪儿了?

  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真正缺少的是体验升级,而不是节省时间。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公司普遍感受到用户活跃度的增长压力,许多互联网产品日活用户(DAU)一降再降。不管是 APP 还是公众号都感觉拉新难,拉活更难。

  大家都说用户的时间变少了,碎片化,所以大家应该把自己的产品和信息彻底打碎,来迎合这个浪潮,仿佛用户的生活都是在光速中进行,无法留出任何时间。

  但是,用户的时间真的变少了吗?

  旅行团能节约时间,用户喜欢更花时间的自助游;办公室就有咖啡机,用户却要走 20 分钟去星巴克;全民追捧的《西部世界》一集会占用用户 1 个多小时;直播平台在花费用户的更多时间;共享单车也比打车浪费用户的时间。

  实际上,用户只是厌烦了同质化的时间消费,把时间留给了更好的体验。所以,红利其实并没有消失。用户为了追求更好的体验,仍在不断的建立新的消费行为。

  未来,体验升级才是下一个蓝海,大脑才是下一个战场。所谓的消费升级,本质上是优化大脑神经链路的过程。

  03.到底什么是人脑红利?

  我们的大脑可以看做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它由约 860 亿个神经元构成。正如下图,每个神经元又会生出数个树突(dendrites),神经元之间通过树突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搭建的电路一样。

  

  860 亿个神经元在我们大脑中产生的链接多达 15 万亿个之多。如此庞大的天文数字,不亚于一整个宇宙。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在 860,000,000,000 件物品中间连接 15,000,000,000,000 条线,你会连错多少条线?

  

  假设有万分之一的出错率,就有 10 亿条错误链路!错误的教育、落后的习俗、误解、恐惧、懒惰、偏见、愤怒等等,都在创造错误链路。

  所以,理论上来说,面对任何一个用户,你都有 10 亿个创新机会!

  这就是人脑红利!用户的大脑中有多少等待优化的链路,企业就有多少红利。比如,用户觉得花露水很普通,但是六神花露水通过一段花露水发展史的动画,还原了它曾是民国名媛香水的事实,彻底改变了用户的联想;用户觉得健身软件是无法坚持使用的东西,但是 Keep 就成功的通过晒图社群和朋友圈炫耀机制改造了用户对健身软件的联想。

  04.人脑红利带来全新的规则

  过去,规模比壁垒重要;

  未来,壁垒比规模重要。

  过去,追求市场占有率;

  未来,追求用户占有率。

  过去,企业重视 GMV 和 DAU;

  未来,企业重视 NPS 和留存率。

  过去,我们把用户抽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数字;

  未来,我们把用户具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故事。

  05.未来属于掌握这三种思维的公司

  人脑红利时代,三种思维很重要:科技思维,故事思维,设计思维。

  1.科技思维

  这个世界上,能彻底创造新事物的,除了生孩子,就是 deep tech(深科技)。正如 《从 0 到 1》所说,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化,基础科技的革命已经在各个领域萌芽。

  

  从虚拟现实,到纳米医疗,从高速列车,到人工智能。深科技的变革不是 1 到 n 的变革,而是 0 到 1 的变革。在人脑红利时代,科技革命产生的成果,毫无疑问是优化大脑链路最高效也是最彻底的方法。

  2.故事思维

  故事是性价比极高的经营利器。人类的大脑天生的容易记住故事。故事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故事总是能使人联想起画面,也就是具有所谓的画面感。

  看这段流传很广的广告文案:

  “你写 PPT 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对比下面另外一个版本:

  “你写PPT时,别人在旅行;你看报表时,别人在旅行;你挤地铁时,别人在旅行。”

  表达同样的意思,第一段话让人动容,第二段话让人瞌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中,处理画面的皮质区域非常庞大,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处理大量的场景视觉信息。

  如下图紫色区域的 occipital lobe (枕叶),就是我们大脑中处理视觉的部分,与处理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区域相比,视觉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最为庞大。

  

  人类先祖在长达 200 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视觉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始人每天需要甄别数以千计的新出现的水果,树叶,昆虫和野兽,进化出了如此庞大的视觉系统。所以具有画面感的企业故事最能迅速被用户记住。

  故事还能让我们产生情绪唤醒,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文案:

  啪!

  珍妮听到脑子里有一根细线绷断的声音。

  她三周都没有休息了,一直加班。

  领导刚对她说,上一套设计被 PASS 了。

  Pass?那就是通过了?

  不,是被 PASS,就是不要了。

  WTF!(WhatThe Fantasy…)

  因为产品路线做了很大的调整;一会别走,咱们再来个 BrainStoming。

  作为一个创业团队的领袖,他继续激励珍妮。

  “咱们创业就是不怕试错,Even 不断试错的过程,将来 IPO 以后,这都是和你千万身家 Match 的 Strory 啦。”

  一脸的幽默风趣自信。

  啪!

  珍妮手里的 本子飞到了领导脸上。

  然后,她掏出手机,用 18 秒买了张去少林的机票。

瓯客生活服务集团(瓯洋海工集团)

  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你是否毫不费劲的就读下去了?而且还情不自禁会心一笑。这是因为故事还激活了我们另外一个庞大的大脑区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

  如下图,边缘系统主管我们的所有情绪。

  

  边缘系统特别喜好戏剧性,有悬念,有转折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往往同时刺激边缘系统的不同区域,从而引发整个边缘系统的共鸣。(顺便说一下,女性的边缘系统比男性发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女生更喜欢看韩剧的原因)

  所以,故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轻易地唤醒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在人脑红利时代,每个公司都需要用故事思维重新改造自己的品牌。你的公众号上和微博上,应该写满你的产品,你的员工,你的客户的故事!他们打动用户,凝聚员工,也指导你的产品创新。

  3.设计思维

  设计,是跟潜意识对话的艺术。人类的感觉系统,每秒钟都在向大脑传递着 11,000,000 比特的信息。但是,人类显意识每秒只能处理 16 到 50 比特。剩下 99% 都交给了潜意识!

  过去,用户规模大于用户质量,获取用户比留住用户更重要。所以,我们面对用户传达的信息全部集中在显意识。比如:饿了别叫妈;充 100 返 100;上,上,上,优信二手车;上天猫就购了。这类的信息都小于 50 比特。

  未来,用户是否对你有感觉比用户是否知道你更重要。所以,我们的主战场会转入潜意识。在人脑红利时代,真正的红利来自于我们每秒忽略的那 99% 的信息。

  这个时候,设计就变得很重要了。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跟潜意识打交道,用户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正是设计师的主战场。

  设计师关注普通人忽略的感受细节,比如红色的明度和饱和度,icon 线条的粗细,桌面的材质是否触感舒适,这些细节用户不会注意到,但是却被他们的潜意识照单全收,然后在大脑后台自动组合成了一种“感觉”。

  

  在人脑红利时代,企业应该重新设计你跟用户接触的所有触点,包括你的 logo,你的公众号排版,你的促销页,这些都是跟消费者的潜意识对话的过程,它是优化消费者“感觉”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在无形中重塑你唤醒消费者的链路。

  06.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位故事撰稿人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获取人脑红利的三个方式。

  ◆ 科技突破难度最大,创业者需要长期的积累,面对全球的竞争和资本极大的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 设计思维最好理解,有很多公司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虽然高性价比的设计师通常非常难找,但是市场上像我们“厅客”这样帮助企业对接独立设计师的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多。

  ◆ 故事思维红利最大,过去的两年里,大量的企业开辟了自己的公众号却不知如何运营,其实发布企业和客户的故事,正是企业公号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在人脑红利时代性价比最高的营销方式。

  企业可以在创办的初期就应用故事思维,故事不只可用于传播,还能指导产品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

  比如,最近创办的创意包子品牌“和万兴”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真聘”都在创办之初,就在“厅客”网站上聘请长期合作的撰稿人,从创业之初就记录公司,产品和客户之间的各种故事素材。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他们的创始人明白,过去,我们把用户抽象成日活、周活、月活;但未来,我们应该把用户具象成无数的场景和故事。

  

  我们的用户有千万种生活场景,他们有痛苦,有纠结,有喜好。我们必须走出办公室,走到他们生活里面去,跟他们交谈,体验他们的痛苦,感受他们的无奈。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打动他们!

  故事思维,就是一种场景化,具象化思考的能力,是人脑红利时代企业家最需要的一种能力。有的创业者认为讲故事就是虚假包装,这恰恰证明他的产品跟用户可能毫无化学反应。

  如果你真的为用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那么客户与产品之间就会产生故事。市值超 300 亿美金的 Airbnb 就是完全建立在故事思维的基础上的公司。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他们创业的故事,房东的故事,房客的故事一直贯穿始终,构建了极高的品牌辨识度。

  在人脑红利时代,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采用故事思维。

  07.写在最后

  西方世界长期没有人口增长,却连续经济增长了过百年。他们已经用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创新”,而不是“人口增长”。

  沉迷于获取人口红利,其实让我们误入歧途。

  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恰恰是中国经济找回创造力的催化剂。

  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会带来寒冬,但这意味着下一个春天即将到来。

  

  广告合作找 小倩 微信: 15021504683

  软文约稿找 翠翠 微信: 18916121057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