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第一句: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用小编的话说:
这是疯狂地时代,也是扎心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有一群容易受伤的白领,
他们不仅受伤于首富一个亿的“小目标”,
还受伤于煎饼大妈的“我月入三万,还能差你一个鸡蛋?”。
作为白领的顾客还在为一枚鸡蛋锱铢必较,
煎饼大妈已经晋升到了
“阎王爷还会少了小鬼的钱”的境界了。
首富们高不可攀,煎饼大妈却司空见惯。
做个煎饼,没有学历门槛,没有证书要求,
更没有高大上的工作环境,
但是人家月入三万啊。
对于中国八成以上的工薪族来说,
月薪三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每次有这样的新闻出来都会引爆热点。
大家只管给首富叫爸爸,
对于煎饼大妈只有一句自嘲式的“脑体倒挂”。
所幸白领们终将明白煎饼大妈的收入系合法所得,
只能用强大的消化系统来化解忧伤,
将心态百炼成钢,并继续他的王者荣耀。
然而对于白领阶层来说,
伤害永远不会只是来自那个煎饼大妈,
因为还有那个烧饼大叔。
据金华日报:
卖了8年烧饼的杨师傅,靠着一个个美味的烧饼,
不仅月入三万,最多的时候手头有7套房,
还不包括店面。
杨师傅说:
这个行业很多人看不上眼,
但是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利润也还好。
每天卖400个烧饼,月入3万
2009年,杨师傅37岁,家住农村,学过烹饪。为了养活一双儿女,他卖过肉、打过工,村里的红白喜事,常请他去掌勺。攒下一些积蓄后,夫妻二人在市区的一个弄堂里开了一家早餐店。
杨师傅做烧饼,他老婆炸油条,维持生计不成问题。此后8年,杨师傅的青春就耗在了面团和烤炉里。
杨师傅做烧饼,从零基础入行,受到吃货们的追捧,还一度成为“网红”,现在每天要卖三四百个。一个烧饼卖3元,一根油条卖2元,店里还卖包子、馒头、馄饨、豆浆、福建羹……70个平方米的小店,7个人轮流招呼,还忙得晕头转向。
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
杨师傅说,刨除成本,至少有3万元。
2009年底,杨师傅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那一年开始,他每隔两三年就会投资一套房产,最多的时候,手上攒了7套房,还不包括店面。
房产投资为杨师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也有两处商铺投资,砸在了手里,卖不掉、租不出,自己也用不上。“我不是个做大生意的人,尝试过很多投资方式,还是凭手艺吃饭最稳当。
早餐行当不轻松,赚的都是幸苦钱
杨师傅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
凌晨1点30:起床做准备工作。
4点30:工人们来了,包包子、蒸馒头、做豆浆。
5点30:开始生火,擀面,准备迎接第一个顾客了。
10点前:杨师傅一刻也不能离开烤炉。从擀面到烤饼,十几个步骤,他要一个人一气呵成,再循环往复,一天要做掉100公斤面粉。他忙得连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最多只有拿起案板上的凉茶喝上一口的时间。
客人走了,盘点生意、准备第二天的进货清单、打扫卫生,直到吃完中饭,杨师傅才能休息。
下午,是杨师傅补觉的时候。晚饭后,他睡得很早,因为第二天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
早餐生意是停不下来的,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放个假,探亲访友都来不及。
好气喔!
你们又要骗我去卖路边摊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真的励志吗?难怪有网友惊叹:寒窗苦读十多载,不及首富小目标,我要文凭有何用?不如大叔卖烧饼。
诸位,对此不知有何感想,欢迎留言互动。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