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原因(宋元时期的文学和艺术)

qiaoqingyi 06-13 28

  2018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考研招生考试科目、导师信息 招生人数

  007.戏剧管理系

  11名(含1名推免生)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 5名

  13. 戏剧管理理论与实践

  马述智 教 授 1 *

  陈珂 教 授 1

  孙亮 教 授 1

  张蔚 教 授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

  ③611综合基础

  ④ 826 戏剧管理理论

  ⑤复试含:剧目的市场分析、口试(口试时要求考生提交书面研究计划)

  14.艺术法理论与实践

  宋震 教 授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

  ③611综合基础

  ④ 艺术法案例分析

  ⑤复试含:剧目的市场分析、口试(口试时要求考生提交书面研究计划)

  135102戏剧(全日制艺术硕士) 6名

  29.戏剧管理理论与实践

  马述智 教 授 1

  宋震 教 授 1

  张蔚 教 授 2

  李茜 副教授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二、202俄、203日

  ③611综合基础

  ④ 826 戏剧管理理论

  ⑤复试含:剧目的市场分析、口试

  29.戏剧管理理论与实践

  (院外导师与院内教师联合培养)

  户田宗宏 教 授

  孙亮 教 授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二、202俄、203日

  ③611综合基础

  ④ 826 戏剧管理理论

  ⑤复试含:剧目的市场分析、口试

  2015年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考研真题(全校统一命题查考名词解释部分)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611综合基础】名词解释,共8道,每道5分,共40分、分别涉及中戏八大系

  1、匠艺式表演【育明教育提示出自:表演系】

  2、洪深【育明教育提示出自:导演系】

  3、支点【育明教育提示出自:舞台美术系】

  4、《演艺船》【育明教育提示出自:音乐剧系】

  5、项目管理【育明教育提示出自:戏剧管理系】

  6、西部片【育明教育提示出自:电影电视系】

  7、京剧十三辙【育明教育提示出自:京剧系】

  8、《名优之死》【育明教育提示出自:戏剧文学系】

  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全校统考命题考查【名词解释部分】育明推荐参考书:

  1、《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2、《戏剧电影艺术实用手册》

  3、《文艺常识》

  4、《育明教育中戏八大系重要词条总结和八大系专业基础知识常考点汇编》

  5、《育明教育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内部资料新攻略》(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考研初试、复试历年真题以及真题答案解析、参考书重点笔记资料词条总结更多考试资料请联系企鹅二九二二九四五七四二)

  2018年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考研重点笔记资料、重要词条总结

  花部雅部:

  清乾隆年间区分戏曲剧种的两个名称。花、雅两部,起先只是地方官绅在迎接乾隆皇帝南巡时,将各种戏班集结分类的两个不同演出部门的称谓,后来演变成对剧种的代称。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载,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啰啰腔、二簧调,统称为乱弹。花、雅之分,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两部的旧例,具有崇雅抑俗的倾向。所谓雅,就是正的意思,即将昆曲奉为雅乐正声;所谓花,就是杂的意思,言其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故花部诸腔戏,又有“乱弹”的称谓,曾长期受到上层社会、士大夫文人的歧视而难登“大雅之堂”。而由明代末年开始,发展到乾隆年间,随着地方戏的蓬勃兴起,其已经形成了一股可与“雅乐”昆曲对峙的势力。花、雅二部的设置,虽专为供奉皇帝的享乐,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各种戏曲声腔、剧种的相互交流和竞争。其结果是花部诸腔戏进一步繁荣,而雅部昆曲则日趋衰落。

  四大徽班:

  四个清乾隆年间活跃于北京剧坛的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兼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等腔的戏曲班社的合称,包括三庆、四喜、和春与春台。开始时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为甚。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而从扬州征调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伊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四大徽班。当时正是地方戏曲勃兴、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剧种,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同时因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三庆以连演整本大戏见长;四喜以演唱昆曲戏著称;和春以善演武戏取胜;春台以童伶较为出色的“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梦华琐簿》)。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使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宣统二年(1910),“四大徽班”相继散落。

  当行 434

  古典戏曲评论用语。这个概念源自诗论,含有行家的意思。明代戏曲理论家沿用当行的概念,意思也指写戏的行家。要求戏曲作家掌握并发挥戏曲体制的功能。然而,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当行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沈璟从音乐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当行是指戏曲作家要精通声律。凌蒙初以为当行是对语言的要求,与本色是一回事。吕天成不同意只从戏曲语言的角度看待当行的问题,而认为应从戏曲编剧这个更大范围看待当行的问题,要求戏曲作家掌握戏曲结构、戏曲语言、戏曲人物刻画等规律和特点。他还十分强调当行与本色的联系。

  臧懋循却从戏曲表现生活的特征看当行的问题,认为写戏的行家必须懂得戏曲摹拟生活这个规律和特点。这是对当行所作的较完备的解释。

  孟称舜对当行作了最有创见的解释,他认为舞台上演出的戏,都要以真实的生活为依据。所以,对戏曲作家来说,当行之难在于要根据生活里的不同事物,塑造出活生生的不同舞台形象。孟称舜把舞台形象的塑造同戏曲作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联系起来论证,对古典剧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色 532字

  古典戏曲评论用语。这个概念来自诗论,意为本然之色。明代一些戏曲理论家把本色的概念引入古典剧论,但在内容上已有很大变化。首先,本色被用来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徐渭、汤显祖用意相近,都要求戏曲艺术反映的生活是天然的没有雕饰的真实。以后,晚明的一些戏曲理论家力图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证本色的问题。臧懋循、王骥德把真切、质朴、自然的审美标准与戏曲摹拟生活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本色的内涵作出较好的诠释。

  其次,本色是对语言的要求。徐渭要求传奇作家继承真切、质朴、自然的南戏语言的传统。凌蒙初也批评了传奇创作中的两种倾向:以藻绘为曲,如同把唐诗的排律混入《陌上桑》、《董妖娆》等汉魏乐府中,是不伦不类的;以鄙俚为曲,又如同以三家村学究的口号、歪诗比作《康衢》、《击壤》等远古歌谣,是十分可笑的。他心目中的本色语言,是“不施脂粉”、“出之天然”的“人间一种真情话”(《谭曲杂札》)。

  臧懋循、王骥德都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臧懋循在两篇《元曲选》的序言中说,戏曲要描写各色人物和各种事件,语言的取材较之诗词就广泛多了,经史子集和佛道二藏上的语言都可供采摘。王骥德在《曲律》中却说,本色就是通俗易懂,主张本色与文藻兼而用之。但是,施文藻,忌太文;用本色,忌太俚。

  家门 227字

  戏曲术语。南戏、传奇作品常用的格式。通常第一出标题为“家门”,作全剧的开端。由副末上场,用一、二支曲子向观众介绍作剧的宗旨和剧情梗概,最后用五、七言诗扣题作结。但“家门”并不是一个很统一的名称,或叫“副末开场”“敷演家门”“标目”等,名目虽繁,其意相同。由于已成为固定格式,有些剧本省略此出,只注“问答照常”。这种形式在宋元南戏中已经出现,有人认为来自宋代歌舞的勾队、放队,也有人认为来自宋代勾栏的“开呵”。另有“自报家门”一语,指角色向观众的自我介绍。

  脚色行当:

  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或作角色行当。史称脚色、部色,昆曲称家门,通称行当,简称行。它有双重含义: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戏曲表演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既要求性格刻划的真实、鲜明,又要求从程式上提炼和规范,因而唱、念、做、打各类程式无不带有性格的色彩;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练,性格相近的艺术形象及表演程式、表演手法和技巧逐渐积累,汇集而形成行当。行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粗至细、由表及里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对传统表演艺术不断进行批判、继承、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其基本类型为生、旦、净、丑,划分严格,一行有一行的程式规范。其初创于宋元之际,成熟于清初之后。这期间,行当的名目屡经变易,其内涵和表现形态也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分化和融合的发展演变。同时由于各剧种的发展历史不同,反映生活领域的广狭和角度不同以及演员的不同创造等原因,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粗细之别。其作用包括有:1)是帮助观众认识人物性格本质的一种比较直观的形式;2)是戏曲演员进行形象创作的造型基础。3)是戏曲演员的专业分工,而这种分工,是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一经形成,又促使戏曲演员有可能和有必要去从事某个行当或一类人物形象的钻研和创造,因而又促进了演员专业技巧的提高。

  更多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考研笔记资料重点词条,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参考书、考研复试信息等可以咨询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老师扣扣184 后四位2537 后三位362 获取更多中戏考研专业课信息

  【中央戏剧学院大百科考研考点及范围-----大百科全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原因(宋元时期的文学和艺术)

  戏剧动作

  戏剧情景

  戏剧冲突

  戏剧性

  戏剧风格

  戏剧流派

  悲剧

  喜剧

  正剧

  宫廷剧

  书斋剧

  情节剧

  多幕剧-

  独幕剧

  街头剧

  活报剧

  宗教剧

  社会问题剧

  行动三一律

  戏剧场面

  戏剧悬念

  戏剧情节

  时空交错

  发现与突转

  二度创作

  排演

  导演的剧本分析

  导演构思

  导演计划

  舞台调度

  演出总体形象

  舞台节奏

  舞台气愤

  舞台停顿

  舞台时间

  舞台空间处理

  形体行动方法

  舞台监督

  场记

  舞台情感

  台词处理

  潜台词与内心独白

  舞台想象

  舞台交流与适应

  角色分析

  角色形象构思

  角色性格创造

  规定情景

  体验派

  表现派

  新剧

  文明戏

  幕表制

  爱美的戏剧

  孤岛戏剧运动

  国防戏剧

  春柳社

  戏剧社社

  南国社

  进化团

  辛酉剧社

  【育明教育提示】2018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考研报考点、培养年限和学费问题

  凡报考咱们中戏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地区“中央戏剧学院”为报考点,咱们中戏不承认京外考点,选择其他报考点报名信息无效。大家在每年10月的网报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关于场确认时间、地点:在咱们中戏昌平校区】

  每年11月中旬到咱们中戏昌平校区,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办公楼)确认报名信息并现场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初试考试地点:在昌平校区

  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

  【关于咱们中戏研究生学习培养年限】

  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均为3年。

  【关于学费问题】

  咱们中戏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每人每学年缴纳学费8000元;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人每学年缴纳学费30000元。当然咱们中戏建立多元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支持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考生,只要你足够优秀,争取拿到咱们中戏的奖助学金,对于咱们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费是可以填补的。

  【关于招生】

  中戏招生按系别、方向和导师来招生,以导师为主,每个系别专业方向都有相应的导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职业规划、想跟的导师来填报志愿信息,一般每位导师招生名额1-2人,复试录取以导师为主,一般是报考某位导师初试过线前2-3名考生进入复试,最终录取1人左右,淘汰1-2人 形势是很严骏的。需要广大考生无论初试还是复试都要做好充复习准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