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仕通教育编辑,请勿抄袭或转载
更多行测备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行测一点通”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者清代吴敬梓,字敏杆,安徽全椒人。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全本共五十六回,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成书于乾隆十四(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
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不懂外语的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Darwin's Bulldog)。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经典篇章画皮、聂小倩、婴宁、口技等。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5、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还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淮海浪士,又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
6、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不合理的劳资关系。指被贩卖的工人,多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
《包身工》是我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现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7、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 《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
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从两人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孔孟的各种区别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生活环境不同,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详细考察一下他们的生平与言行,就会发现孟子相比孔子更加杀伐果断,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却对历史的进程有很大的推进与辅助。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家和墨家
“显学”之名最早见于《韩非子》,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然而韩非举儒墨为显学是为了要秦王废除批判两家指出两家之害,而同样影响巨大的道法则没有列举,私心颇大。显学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物理研究,被称为实践学派。
10、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中国的鲁迅。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笔名果戈里,俄国批判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死魂灵》(或译:《死农奴》)和《钦差大臣》。《狂人日记》是他短篇小说集《彼得堡故事》中的一篇。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两大词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雄浑豪迈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恬淡疏朴的田园诗。
12、宋词两大派别: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以柳永、李清照周邦彦为代表的婉约派。
13、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相传为盲诗人荷马(Homer, 800BC-600BC)所作,合称为《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两部著名史诗。
《伊利亚特》的原意是“伊利亚特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亚特”。《奥德赛》,又译《奥德修记》。
14、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出现在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15、三从四德:
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或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道德标准。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
16、三纲五常:
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7、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原本指的是古代中国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现代汉语中的“三姑六婆”常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性。
18、三皇五帝:
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五帝: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19、三教九流:
三教:儒、道、释(佛)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
20、三山五岳:
三山:一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也有说法是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1、三牲:又称太牢,祭祀用的牛羊猪(无牛为少牢)
最早的含义,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具体为“哪三个”。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两两不同,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的“三个不同等级使用的牲畜”,“一神”或者“一人”肯定只占一个等级,不可能“一神”或“一人”纵跨多个等级。因此,古代“一神对应一畜”“一人对应一畜”。三牲,就意味着,为“三个等级”或者“泛指多个等级”的组合准备“多种活的牲畜”。
当代民间泛指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一说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22、三一律:一种关于创作戏剧结构的规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23、佛教三宝是:佛宝、法宝、僧宝
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
法宝,即诸佛说的教法、教义。
僧宝,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
24、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5、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6、三省六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27、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北宋三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三。
28、三军:前中后、海陆空
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步兵)。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29、三吴:三吴是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指吴郡、吴兴郡和丹阳郡。
30、三秦:古时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不包括陕南;现今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为“三秦”。
项羽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以咸阳为分界点,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章邯-雍王(咸阳以西)、司马欣-塞王(咸阳以东)、董翳-瞿王(陕西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
31、三楚:西楚、东楚、南楚
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
32、三原色:红绿蓝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之为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还原出本来的色彩。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绿、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白色。
33、三坟五典:
三坟:伏羲、神农、黄帝的书
五典: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
人类文明的信息记录,追溯到10000年前,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34、《三体石经》:分别以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的《尚书》《春秋》《左传》的碑文。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而得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推荐
行测6大步骤,高分So Easy。
时事政治每日推送
申论范文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