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明清朝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qiaoqingyi 2024-05-03 135

影视作品中的康熙帝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谥号为“圣祖”。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康熙帝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人们所讴歌的“康熙盛世”,他不仅以文治武功跻身于中国历史上明君之列,而在传统思想文化方面,也为历代诸帝之最,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也堪称一流,为以后清代诸帝学习古典文学开创了先河。

  一般而言,封建时代的帝王大都重视自身文化修养,汉家天子自不必说,历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其中明智的,也都纷纷汉化、文化起来,标志之一,就是学作汉诗。

  影视作品中的辽道宗

  辽朝的第八位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非常喜欢汉族文化,尤其喜好诗赋,与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以诗赐戚臣,其诗颇有唐诗风韵。他曾做有一首赠辽相李俨《题李俨黄菊赋》诗,堪称佳作: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至今襟袖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明清朝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道宗把李俨的赋中的佳句比作缤纷的菊花,余香袅袅,风吹不散,写得尔雅有致,特具韵味,而“冷落西风”则深化了情景。这首意象之美,运思之妙,不逊唐诗!而金朝的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南征至维扬望江东》诗,则是写得气韵磅礴、意境阔大,体现了雄视天下的王者之气: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两位少数民族帝王的诗作比之汉人,毫不逊色。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民虽然臣服强权,但更崇尚文化,儒雅的统治者更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拥戴。马上可以得天下,马上却不能治天下,这句名言也应该包括文化感召这一层涵义。

  清朝作为关外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立朝之初,其马上游牧文化与中原礼乐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多尔衮等人顽固坚持本民族特色,强迫汉族人剃发改服,这些举措严重伤害了汉族人民的文化感情,引起了各地风起云涌的抗清浪潮。

  这些抗清活动固然有忠于朱明王朝的思想动机,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顺治皇帝亲政后,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可惜天不假年,壮志未酬,仅亲政十年就去世了;康熙继位之初,国炳被权臣鳌拜把持,鳌拜顽固坚持落后的民族习俗,康熙在十四岁铲除鳌拜势力后亲政,不仅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而且把清廷汉化的脚步最大程度地加快了。

  从顺治皇帝起,清代的历代皇帝都勤奋好学,其中又以康熙帝为最。康熙雄才大略,以弱冠之年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表现了一位青年君主的不凡气度,而在学习汉族文化的热情及达到的造诣方面,更是远远超过了他的父祖。

  康熙帝常言:“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即有一日之益”。因此,他本人不但是位文治武功显赫的一代开明皇帝,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才华横溢的诗人。康熙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政事之暇,诗兴盎然,搦管翰墨,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艺篇什。其中,那一千多首诗歌不仅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记录了重大的历史事件。

  

  康熙二十二年,是康熙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年。在此前的两年,青年康熙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使祖国的南疆得以安定,边防得以巩固,这个大事在康熙的诗中也有记录,他的《滇平》一诗即为此而写: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三藩平定之后,康熙立即着手解决困扰他已久的台湾问题。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就病逝了,其子郑经一心想长期割据海外,独立建国,多次拒绝清政府的招抚,并与大陆的叛乱势力相勾结,不断地骚扰闽浙、沿海一带,破坏了祖国的统一和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康熙忧心忡忡,无日不盼望着台湾早日回归大陆:“一色水天明似镜,风波销灭在何年?””康熙的这些诗作表现了他对台湾的重视与焦虑。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经过周密的思考后,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艰出征台湾。不久,捷报传至京师,康熙不胜欣慰,接连赋诗志贺,其中以《中秋日闻海土捷音》最可称道。诗日: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这首诗,是康熙对统一台湾所做的一篇战略性总结。修文德以来之,继武力以讨之,文武并重,恩威兼施,康熙一生的用兵之道,尽在于此。同时,他又把胜利的喜悦同解除“苍生困”连在一起,抒发了他爱国安民的情怀。

  台湾的收复,使中国的版图从此划一,这是康熙政治生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功绩。对祖国的北疆,康熙则做出更大的努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