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北京文学艺术学院小品(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sukai 02-29 157

  

  

  本篇文章共:2347丨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编者按】在碎片信息、网络语言盛行的今天,大家有多久没有好好读一篇优美的文字了?

  那些曾经用文字惊艳了时光的大师们,现在是不是已经逐渐被我们忘记了?

北京文学艺术学院小品(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小编觉得,无论时代怎么改变,美好的文字仍然有打败时间的力量。

  所以接下来几周,我们将整理出《他们让汉语更美好》系列,希望带大家重新去感受一下,那些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大师们,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京味儿文学的“一代宗师”——老舍。

  老舍应该是文章被收录进中小学课本里最多的作家,《猫》、《趵突泉》、《济南的春天》…… 在读书的时候,这些文章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

  语文课本如此偏爱老舍,主要是因为他的文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但作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老舍作品最大的特点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七个关键词来了解一下。

  老北京味儿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想北平》

作家冯唐写老舍的话很有意思:“北京那一代人,没谁都不能没了老舍……如果老舍还在世,王朔估计泡不到文艺女青年了。”

老舍作品给人最突出的印象,首先就是浓浓的老北京味儿。在41年的创作生涯里,老舍无论在哪个城市,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他写的都是北京。

老舍一生长篇小说共250万字,其中有150万字写的都是北京的故事;他的14部话剧作品里,有12部都是以北京为地理背景。

“北海、德胜门、护国寺。。。” 有240多个北京地名出现在老舍的作品中,跟着《骆驼祥子》里拉车的路线,几乎能画出一副京城地图。

老舍笔下的北京,是普普通通的四合院,他写的人物都是地道道的老北京平民,人物的对话都是用北京民间口语来写。

无论是对北京老百姓深层心态的挖掘,还是对京城民间文化的刻画,老舍的京味小说迄今为止都是无法被超越的典范。

  旗人出身

  

  “旗人也是人,旗人也爱国!”

——《茶馆》

  老舍之所以能把“老北京味儿”写的如此传神,跟他的出身有很大关系。他原名舒庆春,家里是地道的满族正红旗。

  不要以为“八旗子弟”都是贵族,老舍的父亲只是最底层的穷旗兵,日子过得并不好。

  辛亥革命之后,旗人更是成了被驱逐的对象,很多人沦为车夫、木匠、裁缝,彻底变成底层劳动人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社会中残存的对满人的仇视,老舍对于自己八旗的出身一直很避讳,但他有许多作品都反映了没落旗人在当时的艰难生活。

  比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和虎妞,虽然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但很多细节描写都透露出满族特征,很多人推测他们应该也是旗人出身。

  而在《茶馆》中,“旗人”已经是非常公开的身份,常四爷、松二爷等性格鲜明的旗人角色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直到晚年,老舍开始创作自传体长篇《正红旗下》,可惜这部作品还来不及完成,他就去世了。

  贫穷的感受

  

  “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去饭。”

——《月牙儿》

  在中国近代作家群体中,老舍是少有的穷人出身。 他爸爸很早就去世,母亲靠给人洗衣服养大四个孩子,是真正的赤贫之家。

  而且老舍的祖辈都是文盲,他哥哥姐姐也没读过书。因为很偶然的际遇,一个好心人资助了老舍,才让他上了私塾和小学,改变了一生。

  对于贫穷的切身体验,自始至终贯穿在老舍的创作中,在同时代的作家里,只有他能够真正以穷人的视角,去描写底层劳动者的思想和生活。

  

  比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都写过人力车夫,但他们都是采取第一人称,讲自己坐车时的感触。而只有老舍能用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骆驼祥子》,细致入微地去讲一个车夫一辈子的故事。

  悲天悯人的幽默

  

  “幽默,首先是一种心态。”

——《谈幽默》

  末代旗人的悲哀,底层生活的辛酸,这些与生俱来的磨难在老舍身上却转化成一种能量—幽默。

  老舍被公认为文学界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哪怕是悲剧结局,但是很多细节和人物又充满了喜剧色彩,常常能让人笑着流泪。

  老舍的幽默最重要的特质是宽厚和悲悯,他文字的诙谐背后流露出来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世道清醒却无能为力的苦笑。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

  国际化的自由主义文人

  

  “假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

——老舍三十年代演讲

  老舍创作生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实是在英国完成的。二十年代初,老舍前往伦敦大学任中文教师,为了学英文他开始阅读大量 英国小说,看多了便自己也开始动笔,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就是仿照狄更斯小说写成的。

  在老舍以后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看到西方文学的影子,从叙事结构到语言修辞,老舍以自己的方式把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他个人独特的风格。

  老舍系统的文艺观也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回国后在山东大学教书期间,编写了《文学概论讲义》,对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持反对态度,认为“以文学为工具,文艺便成为奴性的。”

  

  在同时期的中国作家中,老舍也是在国际上声望最高的。美国国务院曾邀请他赴美讲学,他的作品用28种语言被翻译过,《骆驼祥子》的英文版在美国曾热销上百万本,话剧《茶馆》在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的都饱受好评。

  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得知老舍自尽的消息,心痛之余更悲愤地表示:“先生弄成这样,我怎么向国际社会交代。”

  国家至上

  

  “他是为国家做事的,他现在不应当再有父母兄弟与朋友,而只有国家。”

——《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毕生最向往的事情,就是做一名自由的创作者,因此他一直跟主流文坛保持距离,力求保留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是1937年抗战开始后,老舍却义无反顾地汇入喧闹的人流,全心投入抗战文艺的创作。

  1938年,老舍离开妻儿到武汉,成为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常务理事。接下来七年多的时间,他带领文协跋山涉水,无论是战地慰问还是组织募捐,都不辞劳苦,亲力亲为。

  

  老舍和文协在成都

  经历了战争洗礼后,老舍笔下的作品也发生了变化,“国家至上”的民族精神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篇幅。

  《四世同堂》这部被视作老舍最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抗战后期开始创作的。他自己将这部小说形容为“对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纪念品”。很多评论家也是因为这部小说,改变了对于老舍作品“善良但不够深刻”的评价。

  人民艺术家

  

  “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四十自拟小传》

  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到北京,他似乎是满怀热情的走入了新时代的中国文坛。

  跟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老舍在新时代里找到了归属感。他看到身边的底层人民翻身过上了好生活,“祥子”们不再沦为“走兽”,“小福子”们也不再为生存而出卖肉体。

  很快老舍便创作出了歌颂新社会的《龙须沟》,并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不同于曹禺、沈从文等建国以后鲜有作品的作家,老舍一直都保持的旺盛的创作力。

  在回国后的17年里,老舍一共完成了40部剧本,2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和散文。

  他不遗余力地让自己的创作更加贴近新社会的思想,以至于他生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是宣传科学养猪的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位写了一辈子平民、以反映老百姓生活为己任的人民艺术家,最终被却被人民狂热的革命热情所吞噬。

  1966年8月24日,在一场孔庙前的残酷批斗之后,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END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