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香港是中华文艺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香港与内地在文学艺术领域保持了充分、频繁的互动。香港文艺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内地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值此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特推出一组文章,从文学、电影、电视、音乐等多个方面,对香港文艺发展的历程、脉络与特色,及其与内地的文艺交流作出分析。
特别策划·中华文艺版图中的香港
近期微信推送该专题策划文章(点击下面蓝字可看原文)::
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古远清
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赵卫防
跨界创意香港造/凌逾
香港电视剧模式和特征及其内地回响/李杨
香港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与启示/张燚
内容摘要:当代香港凝结出璀璨的跨界创意文化,历经百多年积淀,受海洋文化浸润、东西文化荡涤,香港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心血汇聚,文学与电影、地理、建筑、网络科技、展演艺术跨界整合,别具一格,具有范式意义。
关 键 词:香港文艺 跨界融通 港派创意 一带一路 基因图谱
香港,海港城,中国大陆的南大门。毗邻广东,位属岭南,面向太平洋。近世以后,发展为世界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之地,海内外贸易、国际商业发展的桥头堡,位列第三大金融中心,史称“纽伦港”。香港,浸润中原文化、传统文化的根脉,原汁原味地传承;也受欧美、东南、日韩文化影响,也与海洋、商业文化互渗交融。历经百多年发展,才成就了香港辉煌。当代香港,东方之珠,人文荟萃,炼造出“跨界创意”文化瑰宝,这璀璨的夜明珠终将会被人挖掘,会被未来的历史考古。
海上丝路的时空版图
小海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为国际大都市,开拓出“跨界创意”文化,影响了十多亿中国人文化?这跟历史地理、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一方水土,造一方文艺。
创意需要文化环境的孕育。奈斯比《大趋势》发现,美国发明多集于五州,因为这些前驱州的人种组合丰富。中国大唐也因国度开放,生成文化混血新种,气象恢弘。亨廷顿认为,移民较富创造力。20世纪香港得天独厚,中西合璧,移民新城,杂交杂唛。
1840年前,香港属广州府管辖。1842年被英租借。1984年底,中英签署声明,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港成立特别行政区,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至2017年,正好回归20周年。别具一格的前世今生,饱经沧桑,又坚韧自立,才成就了香港。
这座蕞尔小岛向来是避难之地、后花园、蹭鞋毯。作为20世纪的逃生门、救生艇,经历三次人口南下潮,接纳各路人马。21世纪初,人才引进,又涌起一波南下潮。香港海纳百川,深受中国传统的儒道释、国族伦理文化理念的影响。古文传统没有偏废,文字古雅,古典格律诗长存;传统文化保存完整,如粤曲南音、节庆风俗、婚丧嫁娶、妈祖神巫、建筑居屋、民间观念等,留存古老的中国文化样式,直接延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不同于大陆文化界的隔代遗传。
香港也接受西式严谨的管理理念,社会规约法律条文详尽,执行严格。香港常见万国人种、万国商品,高扬世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因此有不一样的面目,长着一颗中国心,外表却有些洋化、洋派。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交汇,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互融,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气场,跳脱常理,破框而为,自然而然,跨界创意逼人而来,形成巨大的跨媒介创意场,造就新时代的文化创意。
大陆改革开放伊始,香港成为“潮”的代言城市,港味“忽如一夜春风来”:牛仔裤、长头发、录音机、粤语流行曲、武侠片、警匪片、高楼大厦等。对美国人而言,港味则多指李小龙、武侠电影等。对内地人而言,香港一度是新潮文化生产基地,引领潮流。现在大陆三四十岁者多受香港文化影响:房产楼花、金融策划、时装时尚、生意厂房、流行音乐、影视剧、三及第文学、长篇连载小说……港式各类跨界创意丛生,超越艺术、科技、学科的界限,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之潮。
多数人知道流行港曲港片、武侠言情小说,但这只是香港表层、浅层的通俗文化。港味不是一味的大俗,1960年代起已有酷文化萌芽,后来不断产生出高端、深邃的雅文化创意,深厚底牌多被忽略埋没。让宝藏重放光彩,需要时日。
香港是海岛,优质深水港口,海洋文化是其天然的底色。百多年来发展出“穗(羊城)—港(香港)—暹(泰国)—叻(新加坡)”的国际贸易圈。“一带一路”与文学、文化有天然联系:路通,因此有商通、财通、才通、文通。香港百年来的文化输出和输入,是全球与地方角力的场域,既是迅速发展的国际都市,又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地;不仅全球化扩展,也体现出浓郁的本土化特色。香港跨界文化创意独树一帜,连西方后经典、后现代理论都不能完全诠释。因此要探究在全球化、趋同化共性发展中,香港跨媒介文化如何凸显出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个性特征。
二
跨界创意的动力马达
香港跨界创意的动力马达来自各方各界,不仅提供了跨界创作平台,而且实现了跨界创新意识的全民渗透。我们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考察:老中青三代作家血脉、获奖作家作品、书籍报刊和影视学术界的创意文化氛围等。
百多年来,香港成为各地文人作家荟萃之地:鲁迅、茅盾、蔡元培、夏衍、戴望舒、张爱玲、余光中等都曾路过、居停过,详见小思教授的《香港文学散步》[1];叶灵凤、刘以鬯、金庸、西西、陶然等来了,就不再离去,几十年厮守;更有土生土长在港扎根的作家,都用文字细述了港岛不同时代的记认与变迁,详见刘登翰教授的《香港文学史》[2]、袁良骏教授的《香港小说史》[3]、赵稀方教授的《小说香港》[4]等论著。香港艺术家若按时间排排坐,可以大体分为三代,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各有所擅。老中青作家形成了传帮带,几代人的心血汇聚成香港独特的文学与文化。
《香港文学散步》
作者者:小思,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玮銮教授
一是老一辈作家,生于1911至1949年间,多善于根植传统,弘扬传统。如刘以鬯、舒巷城、黄谷柳、西西、陶然、也斯、董桥、施叔青、潘耀明等。金庸、梁羽生开拓新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几代华人。2016年7月,第27届香港书展以武侠文学为主题策展:“阅读江湖·亦狂亦侠亦温文”。2017年初,金庸馆揭幕,这是香港首个作家主题常设展馆。倪匡和亦舒兄妹开创港派科幻小说、新言情小说。陶然擅长故事新编、情感书写,是港人港事港情的代言人。赵稀方教授指出:“这意味着,陶然小说日渐经典化。”
当然,也有西化文学的典型作家。刘以鬯勇于进行叙事实验的尝新,为香港现代派的开山始祖。董桥散文有英伦小品文风味。也斯走遍世界,在诗文、影画、乐舞、饮食界、时装界之间寻求打通。黄劲辉历经六年打磨,一人导演出两部纪录片《1918(刘以鬯)》《东西(也斯)》,2016年起在港澳台、内地乃至欧美播出,雅致精妙,开拓新的电影语言。2015年,陈果拍摄的《我城(西西)》在港台上映。这三部片子都属于“他们在岛屿写作”纪录片系列,意在为台港文学大师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