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聊城文学艺术协会(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qiaoqingyi 02-10 139

  6月15日上午,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广新局、聊城市旅游局、聊城市文学与艺术届联合会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聊城记者站、齐鲁网聊城分站承办的“风从运河来——2016年全国网络媒体聊城行”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级、省级、市级的30余家媒体记者将沿聊城运河两岸,开展为期3天的采风采访活动。

风从运河来——2016年全国网络媒体聊城行”活动正式启动

  聊城乡村记忆博物馆

“风从运河来”媒体行记者团来到位于聊城市古城区西城门清远门内的乡村记忆博物馆参观。欣赏鲁西民居传统民居的生活风貌和农耕文化。

乡村记忆博物馆馆内陈列

馆内陈列的农用生产工具

  记者们走在博物馆内,感受着鲁西居民的传统生活。馆内的一门一窗、一锄一犁,勾起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尤其是年纪稍长的记者,他们纷纷向年纪稍小的同行们讲述起了这些展品的用途、历史。其实,对成长在北方农村的人们而言,乡村记忆博物馆展示的不只是鲁西居民的传统民俗文化,更是无数人忘不了童年记忆和老家情怀。

  聊城大运河畔山陕会馆

  媒体采风团来到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参观了会馆的古建筑群,领略了会馆273年历史的文化氛围。聊城大运河畔山陕会馆,二百余年商埠繁华梦的见证

山陕会馆

聊城文学艺术协会(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陕会馆内,两位老艺人正表演琴书

  东昌毛笔经运河传承600余年 一支笔可写五万到十万字

  “东昌府毛笔是聊城一绝,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运河沿岸,由浙江湖北经运河传承而来,至今已延续600多年。曾有‘东昌作坊,书笔两行’这样一句话,说明了当时东昌府运河两岸毛笔制作的繁盛景象。”东昌毛笔第26代传承人孙金龙说。

  媒体采风团来到了位于古城区的东昌毛笔店,观看了东昌毛笔的制作工艺,听传承人孙金龙讲诉东昌毛笔背后的故事。

东昌毛笔第26代传承人孙金龙在制作毛笔

东昌毛笔要经过采毛、梳毛、湿理、剃锋、修头、刻字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

  “风从运河来”采访团走进木版年画

  随后参加“风从运河来——2016年全国网络媒体聊城行”活动的30余家媒体记者,来到古楼区东大街参观了解因漕运而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府木板年画的制作工艺。

木版年画传承人徐秀珍指导记者制作东昌府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传承人徐秀珍现场制作木版年画

  东昌雕刻葫芦千姿百态

  文献记载,东昌葫芦雕刻在宋代就已经很流行。明清时,东昌府区商贾云集,繁盛一时。逐渐成熟的雕刻葫芦工艺,顺着运河漂到聊城运河沿岸的农家。

东昌府葫芦展示

东昌府雕刻葫芦是因聊城运河而生的,雕刻用料非常考究,刻工纯熟。

  媒体记者组成的“风从运河来”采风团,来到古城区西大街的一家葫芦收藏店参观,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雕刻葫芦的制作工艺。

  聊城小学生七贤祠内诵诗书

  欣赏完东昌毛笔、牛筋腰带、木板年画和雕刻葫芦这些聊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从运河来”采风团的记者们又走进了位于古城楼西大街西首路北的七贤祠。

七贤祠

王阳明像

小孩子们七贤祠内诵读《孝经》

  据了解,明朝晚期聊城境内曾有三贤祠,供奉的是王道、穆孔晖、孟秋三位先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至四十五年间担任东昌知府的岳和声增加供奉了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从此始有“七贤祠”之名。

  团记者与聊大运河学研究院专家座谈

  由中央、省级、市级3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风从运河来”采风团,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分别参观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山陕会馆、七贤祠、乡村记忆博物馆,欣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毛笔、牛筋腰带、木板年画和雕刻葫芦的制作工艺。随后乘车前往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专家学者们展开座谈,进一步了解聊城段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记者们来到位于聊城大学内的中国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参观。

展览馆内的展品

围绕聊城段运河未来的发展,记者向专家提问。

  此次媒体行活动,来自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30余家中央级、省级以及市级媒体记者,依次到了东昌府区、阳谷县、临清市,近距离感受聊城运河文化。以文字、图片、视频、专题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聊城段大运河风貌和江北水城的风土民情。

  实习编辑:王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