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庄严承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 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建共享发展”,是融合道德伦理和国家治理思想的一种先进价值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共享”,源于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精髓,更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追溯历史,从古代儒家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无贫”、“均平、”“大同”之说,到 历代王朝时有“均田”之令,再到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之论,都含有“共享”的美好愿望。但因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这种愿望没有变成现实。只有中国共 产党举起的“共享”旗帜最鲜亮,所走的“共享”道路最宽阔、最正确。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作为己任。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并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因为其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劳苦大 众翻身解放、过上了“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发出铮铮誓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毛泽东同志指 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改革开放后,也是为了共同富裕,这都 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共富,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执政基础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所规定的。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共建共享发展”思想,内涵更全面、更丰富。其源于党在新时期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新要求,代表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多重内容有机融合的整体,该思想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有四点:
1.“共享”是核心。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有条件让全体国民分享更多的财富。“共享”,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是缩小实际存在的贫富差距,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共同富裕的现实。
2.“发展”是基础。“共享”须有不断增加的物资财富作后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固然可喜,但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环 境污染重等问题,需通过“深水区”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共享”的质量和效率。即便经济达到相当高水准,仍要 不断前行,不能坐吃山空。
3.“共建”是手段。对个人来说,“共享”并不意味坐等摘果实,“共建”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在此基础上“人人享有”。“参与”和 “尽力”了,若不能充分“享有”,就不是“共享”;只“享有”,不“参与”和“尽力”,“发展”成果就会减少和流失,“共享”也不会持久。
4.“获得”是目的。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获得,也包括他们在“参与”和“尽力”于“发展”各项事业中成就感的获得。“获得”是阶段性、阶梯式、循序渐进“共享”的过程。人民真正的福祉,也在于螺旋形上升的“获得”。
由此可见,“共建共享发展”,就是用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耕耘、播种、浇灌、孕育更大的发展成果,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平等是“共享”的思想基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制度,其重要内核之一是“平等”,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必然结晶。多年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学术机构曾经围绕核心价值做的联合调查表明,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者更重视平等,认同资本主义制度者更重视自由。当 然,西方一些国家鉴于资本主义剥削带来贫富差距引发的尖锐社会冲突,其发展进程中也部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平等”等先进的理论成分,因而适 当改善和增加了社会福利。这恰恰表明,“平等”所具有的普世价值。但资本主义固有的制度痼疾和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决定了其不可能让广大人民完全享有平等 权利。“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天然伴生物,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才能让人民充分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平等和权利、机会、身分、资源等 不同内容的平等。当下以“平等”价值观为基石的“共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是过去特殊历史年代的共同贫穷,也不是粗放式、单一式 的“共享”和改头换面的“吃大锅饭”,而是科学、精细、有效率、多元化的“共享”。“共享”有较为充裕的物质文明成果,也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 面成果。这样的理想社会不是“桃花源”,而是在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和正在变成的现实。平等和“共享”,对部分地区来说,是个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由于历史 欠账、发展不平衡和少数干部的官僚作风,这些地区的百姓在诸多领域的“共享”还不尽如人意、幸福感还比较欠缺,需要以深化改革打好“共享”的坚实物质基 础。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再教育、再学习,加强作风建设,使各级干部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坚持把以民为本的“共享”化为实实在 在的行动。就全国来说,要以“共享”为核心,在收入、教育、就业、社保、人口、环境等综合性问题上进一步加大解决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舒适 度。
脱贫是“共享”的重中之重。“共享”覆盖的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而是所有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在世界上创造了奇迹。但是,我国地广人众,万里晴空外仍有阴云,目前还有7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 字不除,何谈“共享”?贫困问题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共建共享发展”的最大障碍。“共享”与扶贫须并肩同行、相互给力,共同啃硬骨头、 一起攻坚拔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的会议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 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中央的这个目标,标志着要补齐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短板”,任何人都要赶上小康“快车”而不能“掉队”,这是“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体现。完成此目标,要层层落实军令状和脱贫攻坚责任,全国 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也要伸出援手。无论哪种形式的脱贫,都要以“共建共享发展”为思想指导,找准有效的扶贫路径和产业支撑。通过精准帮扶,让贫困地区劳动 人口在其所就业的领域人人“参与”和“尽力”,在“共建”中创造经济和社会财富,进入小康。若扶贫路径不对,靠发救济金和撒胡椒面使用扶贫款,无产业依托 和就业门路,无“造血”功能,贫困人群不能在“共建”中“参与”“尽力”,贫根难除,返贫顽疾会不断复发。如此,国家再高的GDP,一些地方富裕似天堂, 贫困者也感受不到,“共享”将落空而难落实。
制度是“共享”的根本保证。让改革红利更好的惠民,实现“共享”,须从具体制度安排入手。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 和财产关系,改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实现普惠、均等、全覆盖。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 长、劳动报酬与生产率同步提高以及科学的工资水平上升机制,引导财富资源流向洼地并向底层群众倾斜,使“先富带后富”长效化。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制度环境,发掘群众创新潜能、鼓励其创新行为。
11月23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境界”。“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与“共享发展成果”之间有不可动摇的内生逻 辑。各级各部门应当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发挥我国的根本制度优势,推进“共建共享发展”具体制度的安排落 实。有这样的理论指导、制度保障,人人“共建”才会蔚成风气,百姓“共享”更多财富也将成为美好现实,“发展”将有持续强劲的动力。“共建共享发展”的实 践,也必将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作者丁文奎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https://www.71.cn/2015/1203/8506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