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与发展)

qiaoqingyi 01-28 103

原标题:沈鹏书法的篇章表达及其审美意义

  (内火门总站讯)人的每一个表达都有一个中心的诉求。就像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意思一样,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必然有一种明确的表达。比如相传欧阳询创制的“九宫格”书法就是将力量收于中宫的一种方块字形书写法;又如启功先生发现最美的结字点不在中宫而在位于黄金分割位的四个点上,因此发明了“黄金分割字法”;而王羲之认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他的书法千变万化,没有固定形式。我认为沈鹏先生书法的表达核心是篇章,他是将所有想要表达的意韵内涵全部集中于篇章结构之中的。

  所谓篇章,古人称之为“章法”。但是古人讲章法,是指字的章法,也就是字的结构、字与字之间的结构、字的行列布排以及行列之间的关系,等等。也就是说,在古人的书法中是用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章法是协助字的表达的。在沈鹏先生的作品里,篇章是“统帅”,结字、线条、墨色是“士兵”。

  自书《古诗十九首》长卷得五言九韵(书法)沈鹏

  中国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是因为中国人用书写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中国书法历来讲“书为心画”,这是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而如何表现“心画”又有各自不同。人类自从出现了刻画符号,也可以说就有了书写的历史,但实际上它既是书写史,也是绘画史,也是文字史。甲骨文的出现意味着系统性的文字的诞生,从书写艺术角度来看,它还是处在自然主义的书写技术积累时期;从汉末兴起的单纯以书写为乐事的书法创作才是使实用书写演变成为一种真正艺术形式的标志。这种艺术形式,到东晋王羲之这里已经形成了经典表达范式。这个经典范式是“以字为表达中心”的一种形式,是文字书写中的线条形式、文字书写中的字的结构安排、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等等。其主要特征是用笔、结字和布排都围绕着单字来进行;书写者追求单字的美丽和生动,追求字与字之间的协调和变化,追求字中的线条的美和生动,追求这个书作的美和生动。人们注视字的流动而心潮起伏,欣赏字和笔画的动态之美。这个范式一经确立,影响至今,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卓有成就的大书家,但基本上都未脱离这个范式。

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与发展)

  沈鹏先生的创作,继承了优良传统,且有了新的扩展和发挥,丰富了其表现形式,最为重要的是将篇章提升到了统领整个创作的地位。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从全篇谋立意境

  看沈鹏先生的作品就如同看他的一篇一篇的文章,有完整的构思,有独立的布局,有特别的意境表达。从头至尾看去,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有起点、有转折、有照应、有归宿,就像文章的起承转合一样。这样丰富多样的局部形式组成了完整统一的全篇表达。这就是沈鹏先生作品最重要的特征。

  观察沈鹏先生的书法,先不要看他的线条如何,也不要看他的结字如何,先看他的篇章结构和布局,就觉得有名堂,有讲究,有道道。他的字里有语言,语言里有表达,表达里有意趣,意趣里有完整的艺术思想。它打破了传统书写“字字清晰、行行分明、幅幅相似”的模式,使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完整表达,成为一件不可重复的艺术品。它大大提升了书法艺术内涵的丰富性,拓展了书法的表达范围,使书写者的思想情感在整个篇幅里自由驰骋。这样的书法从单字看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从行式看也往往是左冲右突的,但从全局看却是完整、和谐的。

  每一幅表达一个独立具体的情感意趣

  通常一位书家能够写出一种有个人特色的书体已经算得上成功了,要想随心所欲地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尤其是要想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表达出不同的品性,这是难乎其难的事情。

  看沈鹏先生的书法每一幅都有独立的品格,而每一幅之间又各自不同,可谓一幅一式,幅幅不同,每一幅都在变。这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是随性而发,因情而书,当境而作,任意而为,连自己都不知道一定会写成什么样子。我看到过他在文章中曾经表示“宁可将作品写坏掉,也要力求创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总是能出新意的原因所在。一位书家只有在他力求将当时的独特感受表达在作品中的时候,才可能做到使每一幅作品只表达一种独特的情感。因此可以说,他的作品都是一时一事的展现,而不是像许多人只以创造某种风格或模式为荣。

  岳武穆词《小重山》(书法)沈鹏

  结字为全篇立意而存在

  中国字是方块字结构,一般人总是离不开方块字的构形。沈鹏先生的结字完全打破了方块字的束缚,可以任意为形、随心组构。他的结字没有固定的程式,乃因全篇布局的需要而构设,因全局的需要而存在。因此,什么地方要用什么字形都由上下左右的照应而决定,也必然将原有的方块形结字方式打破,使单字变成可以任意组合变化的书法表达单元,使结体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这样,他就将书法中的汉字仅仅作为书写表达的元素,而不是表达中心。其结字完全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也不拘泥于传统书家结字的原有形态,使单字成为可以随意变形,自由整合,任意拆解、聚散的书写元素。每字或小或大,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松或紧,因而其字形千差万别、千姿百态、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常常出人意表,而每个字都有特殊的形态,犹如人间万物万象,又像千人百面,生动可掬,令人百看不厌。

  为篇章服务的自由用笔

  沈鹏先生书法的用笔也完全根据篇章的布局而行走,打破了传统书写的常规“永字八法”格式。魏晋以前的用笔大体上是篆书的“中锋直行”、隶书的“蚕头燕尾”和民间书法的“自由式”三种;东晋以后,人们崇拜王羲之,因此也总结了王羲之的用笔法,归纳出“永字八法”,这标志着传统用笔法的确立,此后一直作为经典被广泛运用,也逐渐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审美习惯,似乎符合“永字八法”的笔法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得法、野路子、不上品。久而久之,多数人的用笔就往往雷同,能出新意的很少。

  沈鹏先生的用笔不拘泥于“永字八法”,可以任意变形取势,因此凡天地万物之形状皆入于其笔下,篆隶楷魏之法尽纳其中,方圆中侧之变无所不包,遂使其笔下奇峰迭起、妙笔连环,出意外于常规之中,合道理于矩度之内;开无尽之笔意,达心灵之窍关。可以说,沈鹏先生之用笔,凡欲能想,必有可书,唯奇妙用心可以得之。

  书文并茂、情态相融的完整艺术形式

  如果我们总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成功元素,以及《祭侄稿》《黄州诗帖》的成功元素,就可以知道,一个真正完整的书法艺术品必须符合四大要件:书写中的人,所遭遇之事,所表达之文字和所相应水准的书写技法。事因人而起,文因事而发,书就文而兴。

  沈鹏先生深知此中三昧,所书作品往往由文字内容所引发,而文字内容又由作者当时当境的思想情绪所引发,因此能够情景交融、书文并茂。这种作品的自创性很强,即时性鲜明,可看性强烈。沈鹏先生的作品除了一些社会有特别需求和所指定者外,大多数书写自己的诗词、文章和题词,往往情真意切。由于有具体事、具体人以及即时性的情感表达,所以看他的作品往往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书法作品容易感染人的地方。

  沈鹏 李白诗六屏

  历来的有识之士都同意“书为心画”这个观点,书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反映生活,反映人生,在于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人生是随时随地都有不同的,所以书法创作的特点在于从生活中生发,在实践中创造;在于表达当时当事当境之人的思想感情。艺术品之价值在于它的唯一性,因此真正的书法不可以重复,重复不是真正的艺术。那些到目前为止还在写着一招一式以求终身之用者,是偏离书法本体的表现。

  沈鹏先生是继承了中国书法的这一光荣传统的,他在所发表的书法评论中一再强调“书为心画”这个创作原则,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尽可能地将自己摆进创作中去,用诗文写下身边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再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心得。

  独立的内在审美意趣

  沈鹏先生书法的这种篇章表达,是一种不求外美而求其内涵的审美表达。它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达情,不在于一时一字的趣味,而在于整体的境界。这种表达由于内在性太强而使一些人无法看到其中的美,甚至成了时人中的一部分人诟病的对象,他们目之为“丑书”。

  我认为对于书法的审美可以分为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外在的美主要是包括字形字迹(线条)的外形之漂亮、写出一种好看的形式和有一些有花样的技术手段。而内在的美则要求具有精湛的表现技巧,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并且还要将这种深厚的技术和文化修养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之中,使之成为某种不可再现的艺术珍品。这是依靠哗众取宠的创作所不能实现的。

  通常,人们书写往往求将字写得漂亮,但沈鹏先生的书法价值取向是表现书写的内在结构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矛盾的统一;通常人们喜欢炫耀书写技巧,而沈鹏先生却愿意表达他的真性情、真感受;通常人们满足于一种模式,而沈鹏先生却求新求变功在不舍。这些都是沈鹏先生书法中追求内在审美意趣的表现。

  沁园春·雪 镜心 水墨纸本 沈鹏 2006年作

  总之,我认为,沈鹏先生的书法是以篇章的表达为主线展开的,这一条主线上接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伟大书家的优良传统,也符合当今继承创新的时代潮流,为下一步的书法创新打开了新的空间。

  作者:朱飞军《光明日报》(2017年05月25日12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