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民间文学艺术问题(民间文学艺术问题分析)

qiaoqingyi 01-23 122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书籍

  推荐

  

  书名:《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作者:季中扬

  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ISBN:978-7-5161-9424-9

  

  —作者简介—

  

  季中扬(1976--),男,江苏泗阳人,文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后(2013年-2015年),江苏省民间文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艺学、民俗学研究。在《学术研究》、《文艺争鸣》、《民族艺术》、《江苏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多次被《新华文摘》转载;合著学术著作2本,主编教材2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与特别资助项目各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二),教育厅特等奖1项,省社科联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发现民间艺术独立于

  经典艺术的美学价值

  —高小康—

  “民间艺术美学”看起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学术概念——美学、艺术美学都是早已成熟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科概念,再加以“民间”限定,似乎不过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而已,本无可大惊小怪之处,然而季中扬在《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却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民间艺术是艺术吗?

  民间艺术是不是艺术的疑问,是出自经典美学的艺术观念。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造出“美学”(Aestheti-ca)这个词时,还是一个形而上学层面的抽象概念。在以“美”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典美学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观念成为德国经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之后,美学形成了关于审美活动的超越性价值的认识,并且影响了从超越性意义和总体历史观研究和评价艺术价值的经典艺术美学观念的形成,黑格尔的《美学》就是这种艺术观念的代表作。这种艺术美学观念确定了艺术的超越性审美价值,也因此把西方文化中“艺术”这个概念原有的不同于超越性审美意义的制作、技艺及其功利性、差异性等文化内涵排除在纯粹或经典艺术概念之外。这种经典美学和经典艺术观念也影响到20世纪中国的艺术美学发展,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关于艺术雅正、完美的古典风格要求乃至精英文化对超凡脱俗的山林气、书卷气的士大夫艺术理想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艺术”内涵与美学价值的经典理解。随着艺术被经典化,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具有了确定的核心内涵和关于艺术价值高下的评价标准。这是艺术和艺术美学走向经典化的过程。这种经典化的艺术美学对于提升艺术品位、评判艺术价值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产生了关于非经典的民间艺术评价的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民间文艺调查保护时,对民间艺术的功用和价值通常是从文化普及和文艺大众化的角度认识、评价的,也就是说把民间艺术视为处于社会文化和美学底层的所谓“下里巴人”层次的文化,常常用“稚拙”“朴素”甚或“原始”“粗陋”等词语形容和评价民间艺术的美学特征。艺术美学关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经典化艺术观念的认识框架中,这种评价把民间艺术视为未达到经典阶段的不完美形态,实际上否定了民间艺术相对于经典艺术的独立美学价值。

  不过,在中国艺术史和美学史上,民间艺术并不总是被视为低级朴陋的文化。在经典艺术达到成熟形态的明代,文人士大夫虽然崇尚经典,却也往往表现出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和赞美之情。如以崇尚汉唐经典、力主复古著称的文人李梦阳就曾说过“真诗乃在民间”,可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就有对民间文学独立价值的认识。历史上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经典艺术观念和美学的影响也常常发生并在艺术史和美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赫尔德对民歌的推崇激发了从民间文化中获得的民族主义激情,此后的民俗学和口传诗学的研究则进一步开拓了对民间文化和诗学的重新认识。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则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了保护全世界少数族裔和处于濒危、边缘境遇的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作为小传统的民间文化进行活态保护和振兴发展,成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从学理和文化实践层面认识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美学特征意味着对民间文化价值的重估,也是对艺术美学概念及其理论的再建设。这种价值重估和美学理论的再建设不仅是民间文艺学的发展,而且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关于文化内涵保护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可能性。

  中扬在民间艺术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从美学的学理和民间艺术研究的实践两方面结合进行创新研究,旨在发现民间艺术独立于经典艺术的美学价值,从而推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振兴向精神深度拓展。他从艺术的功用性和无功利性、集体认同与个性创造、小传统与大传统等方面分析了民间艺术与经典艺术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具有二元对立特征的区别性范畴,确定了以民间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思维逻辑根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民间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

  当我们从“自上而下”的审美哲学下沉到“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如艺术美学、小说美学、电影美学、建筑美学等等方面时,通常是在审美理论和审美经验之间找到相互结合的线索和分析的逻辑。但研究民间文艺美学时,这种理论与经验结合的逻辑根据则需要重新构建——理论的创新和对经验认识的创新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民间文艺美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理论的创新,而且是一种审美经验视野的开拓。如民间艺术的“程式” 、民间艺术特有的“超时空”思维方式、传统民间文化中关于“现实”的认知和“再现”的意义,这些基于人类学、民俗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而展开的对民间文艺活动的分析,都是以具体的民间艺术经验的创新研究为根据。在这种新的经验研究基础上,理论的创新和深化具有了鲜明的经验底色,同时由于民间艺术形态的丰富多样性与复杂性,关于民间艺术美学的创新性经验研究也还需要更多的工作与成果来支持、推进。

  “民间艺术”属于传统文化,属于乡土文化的“小传统”,在精英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区隔中处于较次要和下层的位置。然而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以实现世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背景下,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保护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民间艺术美学研究正是从民间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精神需要内涵层面深化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使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真正成为有生命内涵的活态文化建设,因此这方面研究对于当代非遗保护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也具有重要价值。

  

  —简 介—

  

  高小康,(1954年--),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20余种,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获省级优秀学术成果奖5项和宝钢优秀教师奖。学术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国文艺思想史、文艺美学、城市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

  

  图文来源:《中国艺术报》,2017年3月22日7版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民俗学论坛

  编辑团队

  顾问:叶涛 巴莫曲布嫫 施爱东

  主编:王晓涛

  副主编:彭佳琪 崔若男

  责任编辑:鄢玉菲

  图文编辑:鄢玉菲

  民俗学论坛

  微信号:folklore-foru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 | 合作 | 交流 | 联系

民间文学艺术问题(民间文学艺术问题分析)

  folklore_forum@126.com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