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儿童文学艺术教案(儿童文学艺术教案模板)

sukai 01-11 150

  首先要抱歉,因为3月30-4月10日都在随同台东大学儿文所进行大陆高校参访活动,回来之后就咳嗽不止,今天才算正式恢复工作。这一章拖了很久。

  第二我也在反思,现在我的公众号,因为在领读专业书籍,似乎除了正经事,连自己想写的好玩的东西都没有了,真真的做成了一个正经八百严肃脸的公众号,这根本不是我的初衷啊!哎,说起来哪儿有什么初衷,根本就是被人挖坑埋自己填坑的事情。我也只能劝慰自己,乐在其中乐在其中吧!

  所以呢,我还是要继续领读,但以后我也会写一些我自己的乱七八糟的想法,这样才好,是吧。就像以前我写新浪博客一样,没准什么时候犯个酸,思个春,怼个人什么什么的,这样才好玩嘛!

我是暂时假装一本正经的分隔线

  这一章,我们聊聊艺术区。

  很巧,就在今天早晨,我的老师还和我聊到课程,尤其是视觉艺术课程。他是专业学美术的,又学戏剧,又学儿童文学,看起来就很有艺术家的feel,恩,就是长头发谢顶和吸烟的综合,这样是不是看起来就很艺术家?#捂嘴笑!#老师应该不会追杀我的,因为我很喜欢他,而且是如实描述,回到正题。老师问我如何看待艺术课程,我说我并没深入研究,看过几本中文的写绘画课程,儿童绘画教学的书,不以为然,认为他们都过于技术导向,把绘画当做一门技术在教,而不是艺术;自己又没有深入学过画画(为了补偿这个缺憾,我现在开始学一些基础的绘画课,还被老师骂,我就看看他们教的怎么不好,不行吗?我这是以身试毒啊,多崇高,哼!)所以不敢乱讲。不过,从课程的角度来说,尤其对于幼儿而言,我想幼儿园的视觉艺术活动,还是应该在幼儿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思考的。

  美术教育有没有目的、目标?当然有,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但是这个目的目标,不应该局限在某一种技能技法的掌握上,某一个美术知识的掌握上。而是应该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上,给予充分支持和适当引导,这在总体原则上是与一般课程理念一致的。具体到视觉艺术活动,我们很早就强调要摒弃范画法,要少干预,多观察,少教学多对话。尤其是我们的很多老师,自身艺术修养不足,艺术鉴赏范围不足,在幼师学到的都是技巧,恨不得把自己会的都教给孩子,以让孩子“会画”为目的,好拿给家长看。而把美术教育割裂在整体课程之外,成为容易出成果出成绩的结果导向的”教学秀“活动。

  目前,绘本在幼儿园很流行,绘本结合了文学之美和视觉艺术之美,更成为了幼儿园”好用“的材料,于是,在绘本讲读之后加上一个美术活动,更加的顺理成章。我在很多幼儿园都看到所谓的“幼儿自制图画书”,就是照着图画书画,然后装订起来。这样的现象,既是对图画书阅读的误解,也是对美术活动的误解。我在太多幼儿园看到过这样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展示,今天顺便说说。

  回到我们今天要读的这一章上,我带大家看几个重点。这一章写的非常详细,但是看起来不大容易,我觉得可能要看个两三遍才能看懂。不急,我们对照着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看。

  首先,我们看前言到271页。通过前言的案例和后面三种艺术教育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思考题。1、你平时是倾向于那种途径的?2、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更希望使用哪一种,为什么?3、简要分析一下三种途径各自的利弊。

  我这样提问,是希望大家辩证地去看三种途径,不用一味地批评某一种或者是颂扬某一种,每种都有一定实施的难度和缺陷,我们要清醒地知道哪种是理想状态,而我们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才能到达那种状态。

  第二部分是儿童艺术发展的阶段特征,这个你们在学校应该都学过,在教学中也一定有很多实际案例,在这里,我想让大家思考,儿童的绘画,是作为艺术表现活动还是作为表征活动,想象虚构还是写实记录,二者在儿童的实际活动中是如何融为一体的?我们往往要把这二者分开,但是非常困难,我们该如何看待或者利用这种表现与表征混合的特征。

儿童文学艺术教案(儿童文学艺术教案模板)

  第三部分是艺术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个不用多讲,除了让我们认识到其价值以外,还有助于我们进行分析,进行整合的思考。这个我在每个领域都说,就是认识到每一种活动,每一个区域的多重发展价值,有利于教师整合地看待区域的设置和支持。

  接下来275,是创设艺术区的具体策略,这一部分可以当做自测列表,结合297一起,看自己的教室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添加什么,改造什么。

  接下来从276到298,谈的其实都是艺术活动指导策略。注意,这里没有如何上艺术课,除了因为本书本身就是讲区域设置的,更重要的是,在区域里实现自主的美术创作,教师通过提供材料和环境支持儿童的艺术活动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大家注意到,书中提出了三个环境,第一个是背景性环境,也可以叫素材性环境,也就是说,儿童周遭的艺术氛围,孩子可以去吸收的艺术养分不是只在美术课上,而是在他们目力所及的周围环境。还有他们能看到的图画书、艺术作品画册等等。所以,图画书不是用来临摹的范本,而是陶冶他们艺术品位的素材。所以你总是拿那些电脑绘图的大头娃娃图画书给他们看,还跟我说这些故事有教育意义,我就只能呵呵了。这不赖任何人,这只能怪孩子命苦,遇上审美品位低的老师。算了,这样说话不老好听,这么说吧,就是你能给孩子提供的艺术审美范围越广,层次越丰富,孩子可能吸收到的艺术养料就越丰富。你把《熊出没》当美学瑰宝,我也没啥好说的。

  书中还提到了专门的美术教室,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在做功能教室,一个空间较大,能够进行较大规模艺术活动,材料丰富的美术功能教室我认为是必要的,可是我眼睁睁看着很多幼儿园把美术教师做成国学课堂,让孩子坐在那儿写毛笔字唱弟子规,我也是心疼啊。可惜了那么大一块好地。那个地方是给你做大恐龙,大轮船,画大画,手脚并用,全身心折腾的啊!可以参考深圳的“南色”美术教室。

  在277谈到要尽量避免可爱和新奇的材料,这一点很有趣,可能很多老师会觉得诧异。可能会想,我参加各种培训班工作坊,到网上搜了好多攻略,都是在努力用新奇可爱的材料教孩子做美劳啊,为什么要我避免。这恰恰是我以前写文章说过的,那些“创意美术活动”是大人的创意还是孩子的创意?大人有了创意教孩子按照自己的创意来,那还算是孩子的创意吗?我们眼里只有美美的结果,哪儿有孩子的想法和情感?那和范画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爱学习的老师,千万别被那些“好东西”迷了眼,可以看,可以学习,那是来拓展你的视野的,不是让你学会了教孩子做的。

  其他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大家多看几遍吧。最好对照着自己的美劳区看。对照着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最后,再说两点:

  1、陈良目前在进行的春季主题中,孩子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了户外的植物种植观察上,陈良的老师已经开始鼓励孩子写生。为什么要写生?因为在写生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看得更加仔细,从一般性的看,上升到有目的的观察,他们为了画画,主动的运用了顺序法、对比法。在这里,就是将艺术活动与种养殖活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老师要摒弃以往的割裂的做法,为孩子准备更多的艺术材料,写生机会,艺术创作机会,要准备更加丰富的表现油菜花、春天、各种春天的花、树、草等的艺术作品,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各种风格都可以有,让孩子在观察自然现象和艺术作品中有更加充沛的创作动机,同时老师要准备更多的材料,让孩子去探索使用不同的材料能进行的不同表达。同时,一定要提供展示场所,要设立常规性的小型儿童美术馆,把孩子的作品(孩子自愿提交的)、大师的作品、图画书中的画面以画展的形式展出出来,给孩子观看比较的机会。我建议你们请大班布展,中班大班提交画作,小班参观。图画以双周为单位部分更换。这些工作都可以交给孩子去做。

  2、在书中专门提到了艺术赏析和对话,我知道这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美术知识讲述或者度娘回答你。没关系, 我们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一起学。对于老师来说,系统学习美术史是困难的,学习美学是困难的,但是走进美术馆是相对容易的。希望有条件的幼儿园都能常规性的组织教师进入美术馆,至少一个月去一次吧。美这个东西是需要浸泡的,好东西看多了,慢慢就知道什么是好了。第一次看不懂没关系,慢慢看,坚持看一年,你的艺术品位会不一样的。

  最后,硬广告一则,注意,不是软文,是强烈推荐一本书。这就是我文章开头说的那位艺术家气质的老师写的书,目前在大陆出版了。

  

  希望大家都买来读读。我相信读了这本书,你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会从现在的“阶段性表现”,透视人火柴人等技术性认识上升到对儿童自身艺术发展需要的关怀上。这本书不仅有对儿童艺术发展现象的描述,更有很多有趣的点子可以供你学习借鉴。

  当当有售!自己去搜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