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汪缚天
关于读书与做人
近读一位著名学者说到读书与做人时写下的话语:“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尤高。”我以为这对读书人与治学者在对读书与治学的目的认识和态度确立上确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读书和治学都有助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真正明确了读书和治学的目的,就能真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读书和治学,并从中得到快乐,感到满足。
无论是读书还是治学,都没有“捷径”可行,唯一能做也必须做好的事便是不断的积累,以期厚积薄发。而在积累的过程中最要注意的是避免任何浮躁心态的干扰。我们必须承认,浮躁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一个社会通病。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各种“名”和“利”的诱惑常常形成对读书人和治学者的严重干扰。一旦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就很容易在不顺利的情况下或烦躁不安,或轻易放弃,甚至不择手段以求功利,以至有的人在学术上最后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总之,读书和治学必须具有正确的动机和科学严谨的学风,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最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心智机能,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读书和治学,而离开这一精神,读书和治学都无从谈起。
关于创新和个性
对一位治学者来说,最可宝贵的品格莫过于具有“创新和突破”的精神。而真正实现“创新和突破”,必须力求最为广泛地占有资料并不断积累自己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时刻注意专业的学术动态,即了解学术界对本专业研究的新信息、新观点,以避免个人研究的盲目性。
2011年6月, 我应邀在全国礼仪师培训班上开设关于语言礼仪的讲座。同时上课的还有著名演说家李燕杰和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等人。这就是说,我将要和国内顶级名家同台授课。被誉为“贯通文史哲,传播真善美,融合天地人,修炼精气神”的演讲大家李燕杰先生演讲的主题是“提高全民素质,塑造城市美好形象”。而备受观众喜爱的“用礼仪呼唤着中华文明”的金正昆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并多次在央视等著名媒体的礼仪节目中担任嘉宾。他演讲的主题是“践行礼仪,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在同一讲台上,如果我只根据原有的理论研究和占有的礼仪资料准备演讲,可以说并不费力(事实上我已多次应邀在社会上讲过),但是既然同李燕杰、金正昆这样的大家同台演讲,如果只是过去演讲的简单重复,所讲主题同他们并无差异,则注定不会受到欢迎。我想,我绝不能做这种自讨苦吃的事。唯一要做的只能是“求新”。于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和认真的准备,我把演讲的题目确定为“口语信息传播的礼仪策略”。这既把这次演讲的内容扎根于我多年关于口语的专业研究,又能因在礼仪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新意”并在演讲过程中体现我的“个性”而明显地区别于李、金二位先生。这次演讲不仅受到听众的欢迎,也得到主办单位的充分肯定。
我深深地体会到,“创新”和“个性”的形成确实不易,但它是获得成功、得到肯定、体现其学术研究价值的必由之路。
关于“文理融通”
蔡元培先生早年说过:“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一国文学者,恒不肯兼涉他国,不知文学之进步,亦有资于比较;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系。”今天读来,尤觉其深刻。我们一向倡导大学应培养“文理融通”的高素质人才,实质上是要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融与结合。在这方面,钱学森先生是光辉的典范。著名学者钱学敏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当他(钱学森)科学研究遇到难题,单靠逻辑推理百思不得其解时,转而靠艺术的形象思维方法去思考,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音乐的梦幻、绘画的神韵、诗歌的意境……往往渗入他那缜密的科学的思维之中,送来一缕活泼的灵气、新奇的启迪,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无论学习自然科学还是学习社会科学,我们从这段话中至少得到这样的启发: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培育,艺术修养的形成,在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当然,立足于此把自己培养成文理兼通、中外兼通、古今兼通的学识渊博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但是不管怎样,对我们来说,读书总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治学总要尽可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这种要求是毫不过分的。
一名大学生,如果在求学四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只读那有限的几十本教科书,而且只读本专业的书,从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十年前,我在师大创办播音与节目主持艺术专业。我始终坚持并反复教育我的学生: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不能只靠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极其有限的课程,也不能只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张漂亮的脸蛋儿。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强化自身的审美意识,甚至熟悉一点哲学、史学等,都会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在用人单位的突出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简介:汪缚天,1938年2月出生,江苏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汉语口语理论及口语教学的研究。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多篇。其出版的论著、主编的教材和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两次获“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口语类专题讲座13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