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文学艺术鉴赏讲座心得(文学艺术鉴赏通常分为哪几个步骤)

sukai 2023-11-09 166

  达人说

  5月13日中午,羊城晚报名师团罗韬老师主讲的“移花就镜——《廿四诗品》与诗书画印通赏”在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开课。罗老师用新的注脚、从新的角度,打通传统诗词书画及篆刻艺术鉴赏,以此来理解《二十四诗品》。

  名师介绍:罗韬

  羊城晚报编委,广东省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委员。著有《张九龄诗文选注》。曾担任羊城晚报副刊部主任。曾主讲岭南文化与古典文艺等讲座。

  引言

  中国文艺创作、鉴赏的历史,就是一种品味之旅。

  “品”为何义?

  一是品尝,粤语谓之“嗒”(音dap),类似于普通话的“砸吧砸吧”,指的就是寻味,用舌头把最好的味道找出来;

  二是品类,就是分类。在中国,分类是一切学问的基础。

  

  复旦大学郭绍虞教授已在他所辑注的《诗品集解》一书中,对《二十四诗品》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解读。而本课程的目的,则是用新的注脚、从新的角度,打通传统诗词书画及篆刻艺术鉴赏,来理解《二十四诗品》。

  “品”的到底是什么?

  把“味”提高到作为一个核心审美概念,可以说是在晚唐,缘于司空图提出的“味外之味”。他认为,如果不从味道入手,那就是不懂诗。

  宋代苏轼对司空图的这番思想做了更为鲜明和成功的诠释:

  司空图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中国文艺创作就是寻味历史。

  由此,在审美中关于“味”的观念的注重和深化,对“味外之味,韵外之韵”的注重,才流行于世。懂得寻“味”,才懂得欣赏;懂得欣赏,才懂得创作。中国文艺创作和审美的历史,就是寻味的历史。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到底是谁,其实还存在争议。因为苏轼这位“大咖”的进一步诠释、宣传,司空图被公认为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个提出以“味”为审美核心的关键人物。

  

  芭蕾舞《天鹅之死》片段。

  美是客观实在的,美只能体验,美最难言

  从我个人体验而言,曾观芭蕾舞《天鹅之死》,看到白天鹅在最后的挣扎中临近死亡,音乐戛然而止,令人触动到全身颤抖。这时感受到的美,能明确地体验到,却很难用言语形容。

  对这种难以形容,先贤已有很多种表达: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不可言论者,物之精也。——庄子味之精微,口不能言。常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潜常恨言语浅,难如人意深。——刘禹锡

  而我说:“可以言者,法也;难以言者,神也。”

  两两对比,方解其味

  以下我们用若干组艺术家及作品,两两对比,来请大家品读一下艺术创作之味、韵、意。

  当杜甫遇上李白,当郑板桥遇上石涛,当赵之谦遇上何绍基,当徐悲鸿遇上傅抱石……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艺术固然有可言的部分,但是最美的地方,往往是最难言的。

  (一)诗:李白与杜甫

  一个有法度,有迹可循,一个则天外飞仙、神来之笔。故宋代已有“千家注杜”之说,而为李白做注释的则寥寥无几。

  杜甫评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二)画竹:郑板桥与石涛

  

  郑板桥之竹,讲法度,秀长而有凌云之气。但是拆开每一部分来看,便知其技法单一。

  

  石涛之竹,随意挥洒,画出来的便像凌晨的竹叶,上面还带着风炉之色,所以连他自己也感到得意,“高呼与可”。

  郑板桥评石涛竹:

  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

文学艺术鉴赏讲座心得(文学艺术鉴赏通常分为哪几个步骤)

  (三)书法:赵之谦与何绍基

  

  赵之谦能活用北魏碑的字,写得自由。至今还很有影响力。

  

  何绍基用颜体临摹的《兰亭集序》,保留了王羲之书法的流动,带有颜体书法的浑厚,更有几分张黑女碑的端庄。

  赵之谦评何绍基书法:

  公书有天仙化人之妙,我等仅食饭凡夫。

  (四)山水:徐悲鸿与傅抱石

  

  徐悲鸿的山水,作品大笔淋漓,豪气干云。

  

  傅抱石山水。不为法缚,自创“抱石皴”,振笔写心胸,“往往醉后”,连他自己都难以重复自己,自己的儿子更难以学会。父子都传不了的才是艺术,而传得了的仅是技术。

  徐悲鸿评傅抱石:

  其画虽好,然不可以教学。

  悖论:所谓不可言说的,正需要谈艺者言说。

  这就是中国古典文艺批评所要完成的使命,能将不可言说的味道说出来,让人有所悟,便是高明的鉴赏。

  

  但要用何种语言来言说呢?学者熊秉明曾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是理论名著,我年轻时也曾追慕不已。但中年之后反思,此书强以西方哲学、文论的体系和话语套用至中国书法,动辄提“酒神精神”、“日神风格”,读来十分生硬、隔膜,并不适合用以品读中国传统艺文作品。

  为什么选择《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典鉴赏学的集大成之作,对“难以言传之美”做了一番言说。

  为何是廿四品?我以为,此或对应于廿四种花信风,一年廿四令,一令一花期。对应节气的这二十四种花,虽不足以概括百花,却也具有了代表性。同理,美学标准也不是只有廿四种,但作为主要代表,这廿四种就基本齐备地代表了大概的样式。

  举例:

  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以极美的文辞对不可言传者“作了一番盘旋”。

  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现状

  复旦大学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镇。前面提到郭绍虞先生的辑注,此后还有王运熙、陈尚君诸先生。陈尚君先生通过大量考证,实际上已经将“《二十四诗品》为司空图所作”这一通行论断证伪, 证明其应为明代人作品。

  此外,还有云南大学的张国庆先生著有《“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一书。

  《二十四诗品》也存在问题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说:

  巧构形似,广设譬喻,有如司空图以还撰《诗品》者所为,纵极描摹刻画之功,仅收影响模糊之效,终不获使他人闻见亲切。

  李元复在《常谈丛录》说:

  《诗品》原以体状乎诗,而复以诗体状乎所体状者,是犹以镜照人,复以镜照镜。

  存在的问题是:以镜照镜,以虚论虚。所以它留下来了若干讨论余地,还可以由我们继续耕耘。

  

  学员可以近距离欣赏罗韬老师亲自带来的何绍基书法真迹。

  课程研究方法

  一、移花就镜法

  1.回到具体,“廿四品之现象学”。

  此现象学非西方胡塞尔之现象学,恰好是说明中西方的差异。

  我曾有一梦:见钱锺书来我家,我请他吃萝卜牛腩,并请教为学之要。钱先生以叉子叉住一块萝卜,说:没有这块萝卜,这叉就不是叉了。一语惊醒梦中人,给我极大启发。

  中国学问是体用不二的,无体则无用,无用则无体。就好像说,没有叉住的那块萝卜,则叉子不成其为叉;没有所能打开的锁,钥匙也就不成其为钥匙,与废铁何异?把锁打开,这个钥匙才成其用。

  钱锺书的现象之学,就是论艺不可以离开具体的文艺现象,所以管锥编集中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例证。这也是东方论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地方,西方艺术理论可自成体系,自圆其说。

  2.同镜异花,察其同,辩其异。

  例如:诗之雄浑与画之雄浑、书法之雄浑、印之雄浑在其各自领域内居于不同地位。

  在传统体系中,诗以雄浑第一,而画则不然,书法、印刻也各有推崇。因此同一种“味道”在不同的艺术的领域代表了不同的成就与趋向;同一种“味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能产生有不同的意蕴。

  

  二、二道相因法

  1.“廿四品”不是封闭不变的。凡一词两义,二义互摄,还可重新组合,变化无穷。如二仪生四象。

  雄壮与浑厚是雄浑。雄壮与劲健呢?雄健!

  产生在二者“之间”、“之外”的新风格。

  2.正反相生,正反互救。

  如雅俗互救——雅戏宜平易,俗戏宜蕴藉。 (吴梅)

  悲概而出以冲淡,反更增其悲——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杜甫)

  3.出语尽双,皆取对法。以见其相互对照之妙。

  豪放与含蓄 高古与典雅 缜密与疏野

  

  既能听课,又能欣赏名作真迹,学员们都表示获益匪浅。

  三、源流察变法

  1.每一种艺术风格各有一定历史内容。

  对每种艺术风格的评判往往因时而异。例如陶潜诗,在他的同时代并未受到极高推崇,而越往后越高,直至被苏轼奉为上上品。

  2.寻味与辟俗是历史的双桨。

  寻味之余,还要注意“辟俗”,因为任何一种艺术的“味道”都有可能落入俗气的陷阱,值得鉴赏者和创作者警惕。

  例如,雄浑太过则可能粗野,冲淡太过也可能寡味。

  羊城晚报名师团是羊城晚报整合内部的名编辑、名记者资源,邀请文化、教育、艺术、自然科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羊城晚报校园记者站的校园名师,共同打造的一个岭南地区的教育大平台,主要开设文化、艺术、社会、传播类的素质教育课程,专注提高受众综合素养。

  活动发布平台:羊城晚报校园达人、羊城晚报学大大

  咨询电话:020-87133376、87138631

  Ps.点击 “阅读原文”可了解羊晚名师团名师风采。

  图文来源: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关注中小学生相关话题,发布优质课外活动资讯,报道校园新鲜趣闻!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羊城晚报校园达人”,了解更多实用校园资讯吧!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了解更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