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青年霍元甲剧情介绍(青年霍元甲女演员图片)

qiaoqingyi 2023-10-25 116

  

  我圈子里的朋友大多是学习传统文化的,

  中医界的,书画界的,曲艺界的,围棋等等.

  与他们聊天时,我深深的感到武术界的悲哀,

  真正的,真传的中国功夫几乎没有了.

  大部分人都把责任归到文革时期,

  我个人仔细的研究过发现:其实并不全是.

  文革之后还是有很多的武术家(有真功夫的)

  活了下来,但是他们的功夫却并没有传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

  大约是1986年左右,

  是动乱后至今武术的一个全盛时期。

  一部香港连续剧《霍元甲》和一部电影《少林寺,

  勾起了多少青年的习武梦呀!

  我也是那时开始想去学功夫的.

  那时候公园、广场、一早一晚多少人练武,

  国家体委也大力提倡武术,

  邀请老拳师出来办班教拳.

  1983年国家提出挖掘传统武术,

  要继承要发展,

  各省成立挖掘小组联合各省体育院校,

  市级体委共同登门访问老拳师,

  希望将藏在民间的拳谱,特殊兵器,

  套路功法上交国家,

  由专家统一研究,

  而且对于各拳种进行录像。

  

  我所学的形意拳被编了初,中,高级套路.

  高级的套路用了尚氏的形意拳套路.

  这是听我师父说的.

  沈阳的地方拳种戳脚翻子拳、鸳鸯拳、埋伏拳等都被录像。

青年霍元甲剧情介绍(青年霍元甲女演员图片)

  (沈阳的戳脚翻子拳录像之人我还见过)

  (他输给了我师父,现在想学形意拳了,这句不该说)

  当时,武术的前景让人感觉一片光明,

  中年拳师们一个个摩拳擦掌,

  大部分老拳师还是在观望,

  一是保守,一是文革的遭遇

  让他们很多人心有余悸。

  武术后来的衰落其实正是这个盛期造成的。

  挖掘组都挖了什么?

  事实是挖掘组就没有几个真正懂中国功夫的人,

  他们挖掘时除了几个基础功法外,全是套路,

  连单操都没有,是没录?还是不给他们演练?

  不是,是剪了,当时武术人还是给他们看真东西了.

  但是,挖掘组只重视套路,不能提倡动手,

  带坏青年人怎么办,这是当时武术挖掘组里普遍的想法。

  这些挖掘组成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外行指导内行,

  是最大的问题,怕把技击内容推广出去,

  社会上打架斗殴之风被领导怪罪到自己头上怎么办?

  大量的套路被拿到体院研究、学习,

  很多录下来的单操功法技击方法却被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与灰尘作伴了。

  让不让人痛心呀。

  从那之后,全国的武术比赛套路日益翻新,

  动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全国出现了一批套路高手,风靡武术界,

  很多人还办武校,教徒弟,

  套路表演的越好,

  武术就练得越好,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国人这样认为.

  当时直到现在武术比赛,

  都是套路越花哨,得分越高.

  

  因为日本国家的少林派来中国访问切磋,

  提出要实战散手, 中方却是无人敢去应战.

  国家这才发现挖掘中国功夫这么多年,

  体育院校与武术学校里连个能打的人都没有.

  于是国家又要找真的能打的功夫了,

  找了好多名家都是年龄太大,且门派之争很严重.

  都说自己的好.

  于是有人建议体委从各地找当年中央国术馆,

  各省地方国术馆的毕业生们,

  这些人也都花甲之年,但是当年都有真本事,

  真能动手,为什么默默无闻,

  全是政治原因了,真正能动手的人,

  民国时往往也都会被军队之类的部门吸收了,

  自然解放后会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这些老先生现身说法,觉得要想技击,

  还得从技击里找技术,

  于是全国又开展了各种实战散手比赛,

  这些老师傅们观摩,

  又和院校师生一起从中提取实用的,

  使用频率高的技术,加以提炼,

  形成现在散打的雏形.

  早期的散打还认武术为宗,

  练习一些武术的内容,

  还有掌法,肘法,拿法,擒法等,

  后来慢慢地因为比赛规则和环境因素,

  变成了现在的直摆勾,鞭蹬踹,

  散打练习者也开始歧视传统武术,

  看不起传统武术,

  中国武术逐渐分成了

  散打,套路表演,民间传统三块。

  民间传承的传统武术由于没有生存土壤,

  无法靠练习传统武术找到出路.

  学习的人越来越少.

  套路武术被官方不断推广,

  但是,由于他缺少真正的武术的魂--技击之术,

  也是习者廖廖无几.

  散打,被认为有一定的实战能力,

  却已不再认传统武术为宗.

  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传统武术了.

  长按或扫描关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