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旅游文学艺术三大功能(旅游文学艺术形式包括)

qiaoqingyi 2023-10-10 82

  

  十八年前,随村里的一位姑娘第一次走进娘子关内第一村——地都,就深深地被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散发着幽幽古韵的千年古村所吸引。后来,我成了这村的女婿,那位美丽的姑娘成了我的妻。 因为见惯了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 也厌倦了了无生趣的水泥盖板房组成的村落。以后每一次来到这里,都忍不住穿行于古村的大街小巷,不放过每一处角角落落,以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妻忍不住嗔怪:“一些破房子,有啥看头!”我不禁哑然。“这么好的地方,竟然说是破房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手捧宝贝不识货”。

  

  重回故里,穿行古巷的她

  

  来的多了,酷爱旅游和文史的我,便通过与村中老人交流,亲自寻访,网上查找。于是对古村的来龙去脉有了大致的了解。 古村地都位于太行八陉之一井陉的最西头,湍急的娘子关泉沿绵河蜿蜒东流,进入河北地界,千百年来哺育了两岸众多百姓。古村具有上千年历史,地都村名的由来相传来自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据说当年刘秀走囯,在河北发展武装,一次被敌军追捕,逃到地都所在的绵河北岸,在后有追兵,前无渡船之际,老天保佑,绵河水突然结冰,光武帝率众渡河得以摆脱追兵,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帝渡,后来因以讹传讹,演变成现在的地都。地都西约2公里就是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娘子关又名苇泽关,这里是扼守北京西出山西的京畿蕃屏,地势险要,雄关巍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带领娘子军在此驻守,故得其名。崇山峻岭间,山势巍峨,植被茂密,郁郁葱葱,孕育了著名的娘子关泉。娘子关泉从山间罅隙喷涌而出,沿绝壁飞流直下,形成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娘子关瀑布。瀑布积水成潭,潭水沿太行山大峡谷奔流而下汇聚成湖,宛如镶嵌在山间的碧玉,这就是平阳湖。 巍巍太行山层峦叠嶂,横亘南北,成为山西与河北的天然分界线。地都村原属山西省平定县管辖,建国后1958年因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绵右渠而划归河北井陉县管辖。据说当时许多村里老百姓不赞成,有人牵头闹起了“回山西”运动,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后经多方协调,做群众工作,事件得以平息,地都村正式划归河北省井陉县。但是,地都村民依然说着平定话,吃着抿格斗,去二里外的山西娘子关走亲戚,看晋剧。而往东三里外的南峪村,则从说话口音、生活习惯则截然不同。绵河水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蜿蜒东去。生活依旧,行政区划的改变,并未改变人们的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与亲情。看来故土难离,情难割舍,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地都村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偏南,座落在龙黄沟、峪沟出口处,东距县城27.5公里,西与风光秀丽的天下第九关-娘子关接壤。绵河、石太铁路、井阳公路穿村而过,是井陉县西大门。村民大多为段姓,还有李姓、有人口1800多人。村中古村落保存较完好,现存街巷有:东街、西街、十字街、二巷、后巷等。古建筑有观音庵,记载可考至隋朝年间,可谓千年古寺。原村东有“大王庙”因修绵右渠被毁。村南城墙岭上有:古中山国地都长城遗址。村子有保存完好的三座“村门”,旧时到了晚上村门一关,可谓一个功能完备,易守难攻的城堡。地都的“大院”比山西王家大院一点也不逊色!

  

  地都村村西门楼——晋阳分沠

  

  地都村真武庙门楼——襟山带河

  

  地都村村东门楼

  

  古木幽幽

  

  这个家族祖上曾出过武举,有门第为证

  

旅游文学艺术三大功能(旅游文学艺术形式包括)

  地都以西便是娘子关,关城内外,因古时每到天晚时分,关城大门要封闭, 往来行商走卒自然会被隔离在关城内外,这便成就了两边的村落,产生了诸多客栈、商行和票号,富裕了当地勤劳智慧的居民。财富的世代累积,便幻化成一座座巍峨高耸,精巧别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街市店铺

  

  高门槛内的影壁神龛

  

  门前的石雕

  

  暮色苍茫中的四合院

  

  惟有苔痕上阶绿,不见草色入帘青。

  

  炎炎夏日里街中纳凉的村民

  

  美丽的古村地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是地都人祖辈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传承守望的精神家园。成为地都女婿,爱上地都,且把古风留住,今撰一小文以共飨。

  爱上地都——古村保护路在何方?

  之所以用古风为题,是因陪妻多次回娘家,往往惊叹于娘子关内外竟然还有这样一些散落民间,不为外人知道的古村古巷;感叹于这座古村千百年来的沧桑历史见证;感念于古村纯朴的民风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感谢媳妇娘家及亲朋好友多年来给予我们小家庭的悉悉关心,醇醇厚爱。古风、古村、古韵,看不够,忘不了,耿耿于怀,不吐不快。于是,我想以古风为线,把古村地都的前世今生,保护与发展,前途与出路,作一理性的思辨,使古村更美好。也为大家在都市的喧闹与芜杂之外,找寻一处可以慢下来暂时小憩、休闲的田园。

  

  儿子在地都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自上小学后,回他老娘家却越来越少,我们也去得少了。这次暑期陪妻儿回来少住两天。闲暇时不由得四处走走,这次妻有感于我的执著,也相伴而行。穿行于小街古巷,感受这古色古香的关前古村,桐影疏离,蝉鸣鼓噪,有恍如隔世之感。

  

  今夏雨水多,走过街头巷尾,迷恋于古村建筑的悠久历史,也感叹于古村历经千年而依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然而,不经意间也发现古村的一些院落和老屋因久不住人,年久失修,有的屋顶漏雨,有的墙壁开裂,有的墙体倒塌,残砖破瓦散落一地,有的甚至被扒掉翻盖成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楼房,保护现状堪忧,令人触目惊心,不胜叹惋。

  

  这幢房子外墙已经坍塌,露出斑驳的墙体骨架与填充物。

  

  这幢房子的砖墙已经倾圻,只剩内层黄色的夯筑土墙。

  

  这堵墙倒塌了一半,整座房屋已岌岌可危

  

  层层叠叠码在墙头的屋瓦。

  

  这处院落整体保存还算完好,但已久不住人,院子里杂草丛生,蛛丝儿结满雕梁。

  

  简陋小屋前,肃穆的神龛下,摆放着两口大缸,与原来古朴精致的主房不太和谐,估计曾经的单门独院成为大杂院后,为扩大居住面积,后来扩建的。

  

  大门紧锁,门前堆满杂物。

  

  废弃的瓦当堆放在角落。

  

  也有一些老宅还住着人,被主人精心呵护打理,依然保存完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在村里所看过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宅院。暮色苍茫中,红柱灰瓦,窗棂精致,高低错落,依稀可见,无不显示着院落主人曾经的富足与辉煌。

  

  小四合院还住着人家,感觉素雅整洁。

  

  屋宇层叠,错落有致的重重宅院。

  

  重新复建,修葺一新的段氏祠堂。

  

  这处房子屋檐高挑,高大宽绰,巍然挺立,石砌的围墙,朴实厚重。

  

  门前的石鼓石雕栩栩如生,讲述着古老的传奇故事。

  

  残存着文革印记的黑板与书写着现代内容的宣传板报,镶嵌在古旧的青瓦屋檐下,有种穿越的感觉。

  

  从街巷转回来,见到岳父,我不禁说:“不知村里闲置的院子卖吗?合适的话,不如我们凑点钱买上一处。”岳父说:“要那有啥用,有啥好的,买下也修不起,修起也没人住。”我陷入沉思。不可否认,老人的话很质朴,也很实在。 村民们祖辈在这里居住,对老旧房子、古民居司空见惯,并没觉得有多好。可能觉得老房子年代久远,大多开间小,采光受限,院子逼仄。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居住。有的有完整院落,把旧房拆掉,盖成水泥盖板房。一些房子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开裂、坍塌,成为危房,不能居住。有的感觉受地形限制,新批地基不易,因此在原址拆旧盖新。有的虽想旧房修缮改造,但古砖瓦等原料难觅,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人家改造不起。当前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下,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或移民,村里大多留下老人和小孩,造成所谓的空心村,房屋改造后也少有人居住。一旦长期无人居住,房子损坏更快。房子修缮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再说保护再好,也带不来太大的收益,反而增加额外负担,老百姓的生活毕竟是第一位的。 其实我那样想,只是觉得古村落、大宅院、老房子是老祖宗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这份祖业弥足珍贵,因为古老、因为脆弱、因为太容易失去。我觉得房子在谁手里,并不重要,只存在产权归属的差异,占有欲的满足或财富多寡的不同。关键是想为保护古村做点事,唤起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做文明家园的守护者,使古村、古院落能够寿命延长,文脉相传,给子孙多留下几处看头与念想。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村落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包含着传统民居与建造、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传统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常被称为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人类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寄居地,中国人的血脉空间、中国文化的“细胞”、历史的“活化石”、“民俗艺术的博物馆”等。

  第一,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被称为传统文化的寄居地,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细胞”等称号即表明了其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价值。古村落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是多领域的,当前重点研究的学科有建筑学、设计规划、人文地理、景观生态、旅游管理等,另外在经济、历史、民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哲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领域也逐渐显现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这些不同方面的研究通常是相互穿插、彼此关联着进行的。

  第三、经济价值。这方面的价值大多是将古村落看作是一种旅游资源而言的。

  第四、教育价值。古村落这一存在于当代的历史文化空间,蕴涵着丰富的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古村落集天地人和之大美的生态和谐,心造其境、形神兼备的建筑艺术及恬淡、安宁的生活情趣等都体现了一种审美的教育价值。

  古村落在当代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正如有学者概括到:“它们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

  此外,除了古村落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外,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保持文化身份的认同、村落文化的可印象性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耿彦波市长曾在老城保护和建设中说:“‘老’就是价值,这些‘老文化’非常珍贵,要将这些珍贵遗存认真梳理,用先进的方式加以保护。”作为“造城城市长”耿彦波来说,在古村、古城保护中最有发言权。介休绵山的保护开发、榆次老城和常家庄园的旧貌换新颜,大同古城、太原明清老城老树开花,化腐朽为神奇,把祖宗留下的遗产,化作人人传颂的奇迹,为古城、古村的保护与文化传承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晋中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吕梁的碛口古镇、李家山,晋城的皇城相府,运城的李家大院,阳泉盂县的山水大汖村等,越来越多的古村古镇被保护和开发,成为旅游爱好者的天堂和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2013年,国家公布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河北有32个村落入选,可喜的是,地都古村赫然其中,被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开启了古村保护的序幕。当地政府规定,古村被列为文化和文物保护对象,国家补贴部分资金用于古民居的保护。同时不允许村民随意破坏和改建翻新。对旧房的修葺和改造要可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原貌。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村里有几户人家已经对自家的老宅进行修缮,基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看来,古村保护的意识已在村民中得到了初步普及,并见到成效。 古村如何保护?可借鉴乌镇模式。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1999年,乌镇东栅区块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周密调查,制订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修复与整治方案,开始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东栅工程,简称“东栅景区”。在规划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乌镇为了达到“四个最”(即保护最彻底、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的目标,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在全国古镇、古城保护中,乌镇首创了和成功运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等保护模式,昔日的江南明珠拂去了它的灰尘,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乌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村民以自家祖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宅院、房子、店铺等估价入股,年底分红。保护开发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管理。另辟新址开发村民新居,供村民居住。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不论男女,根据年龄、学历、能力等条件统一招聘,在公司各个岗位工作,领取工资并上保险。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统一领取养老金,有劳动能力、仍愿意出来工作的,安排到保洁、划船、管理等岗位发挥余热。高中以下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受教育全部免费

  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乌镇对古镇保护开发方式的有效探索,也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中国古镇保护之“乌镇模式”。

  乌镇模式在改革开发,发展旅游经济中,古城镇保护与开发并重,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有效化解了利益分配不均,容易矛盾激化的弊端,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实现了人尽其才,共同致富。乌镇在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东方生活的传统精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

  

  北方水乡娘子关泉——水上人家的潺潺碧水,她与一界之隔的地都古村,山水通溶,一脉相承。 期待着娘子关边的地都古村,在新的形势下,能够开拓创新,学习借鉴乌镇模式,顺势而为,打破地域限制,合作共赢,走出一条古村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子,焕发出新的生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