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汽车用保险汽配商行(保险公司汽车配件价格查询)

sukai 2023-10-09 154

汽车服务世界 ASworld

连锁O2O|创新机构|供应链|车险|车厂-4s

据统计,2013-2015年,汽车后市场新创立公司数和融资笔数都出现井喷式增长。资本大量拥入,期待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将巨大而分散的车后市场进行整合,跑出一批独角兽。

几年过去,砸下去的钱,并没有换来独角兽的崛起。在畅途创始人温海庭看来,资本误判了汽车后市场,投资的时间点稍早,只有当车龄增长、二手车交易量井喷(2016年已经开始),才是汽车后市场的黄金时期。

温海庭表示,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重线下、重服务的行业,需要时间去打磨。以车后市场的巨大规模,培育1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是没有问题的。但通过烧钱赚取用户、扩大规模形成垄断的互联网习惯打法,在车后市场走不通;业务的基础单元,即单一门店、每个工位必须具备造血能力,公司才能走得长远、长成大树。

  定位新中产

温海庭认为,很多车后服务企业关心车子,不关心车主,没有明确的客群定位,因此畅途的目标客群定位是新中产。畅途定义的新中产是,年龄在25-40岁,80后为主,90后为辅;有一套70平米以上的不动产;有一辆10-35万的私家车;年收入在25万以上,且是通过知识和技能获取报酬、而非通过资本壮大的人群。

在新中产车主眼里,车辆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工具,满足自己和家人在通勤、商业活动和休闲度假等方面不断增加的需求,特别是拥有人生第一辆车的车主,把汽车看作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移动空间。新中产车主,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有能力也有意愿,为方便快捷、品质可靠的维修保养服务付费。

  商圈区隔,选址决定自然流量

目标客群定义清楚,如何获客才是关键。畅途的做法是,根据目标客群的特征,选择新中产聚集的居住区和工作的商圈,密集布点。选址考虑新中产的集中区,店面规模则依据周边服务的目标车主数量来确定。

畅途不依靠线上流量的输送,因为通过线上吸引的都是价格敏感性车主,客户忠诚度非常低,消费能力低下,而畅途门店的服务资源有限,希望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新中产车主身上。在温海庭看来,门店依靠线上流量输送,是运营能力低下的表现。

维修保养业务是重线下服务的行业,流量更多地来自于线下自然流量。选择适合的地理位置,确定合适的店面规模,这是获取自然流量的基础。

  运营细化,塑造口碑

依靠地理位置可以获取自然流量,塑造口碑则能够增加客户粘性。畅途总结出了一套经营诀窍,贯穿从选址、建店到服务和会员体系运营的整个过程,概括为127项经营要点,比如,首次进店的客户,要给予特别对待,畅途会将具体接待措施规定得非常清楚。

对于连锁企业,一套细致而复杂的运营流程,不能依靠人力,需要强大的IT系统来承载。畅途秉着“能依靠设备的绝不靠人,能依靠系统的绝不依靠人”的原则,量身定制自主开发智能硬件和IT系统,以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智能硬件及系统,帮助各门店提高效率、提升服务客户体验、最终提升效益;总部也可以通过IT系统实时看到各分店每月的经营情况分析,方便管理。

每一家门店的运营都遵循这个模式,为畅途产生了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畅途目前的40家门店,只有2家店亏损,其余都已盈利。

  管理直营,轻资产快速扩张

单个门店,已经具备造血能力。但从后市场特质来说,规模是决胜的因素。2014年11月开始,畅途全国首创了管理直营的方式快速复制、扩张规模。

畅途目前的门店来源多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建的直营店;第二类是,社会资金投资,由畅途经营的管理直营店;第三类,现有的门店加盟成为畅途的一员。自建直营店主要是早期,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借助社会资金,采用管理直营的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

  “铁桶战术”成就规模效应

门店数量的增加,能否取得规模效应,取决于布局策略。如果布局广而稀疏,则集中供应、成本共享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就不明显。畅途采取的是“铁桶战术”,在一个区域集中布局,提高密度,畅途的40家门店,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2017年扩张到过百家门店,将把珠三角的密度进一步提高。

集中布局,具备规模效应的原因是,当区域内的门店数增加,区域运营中心的运营团队和供应链团队不会成比例增加,成本得以分摊。

规模效应除了成本的视角,另一个方面是盈利品类的叠加。当门店数足够多,客户数量足够大,可以打通产业链上的其它品类,比如车险和二手车。

近期,爱分析采访了畅途创始人兼CEO温海庭,精选部分与读者分享。

  中国汽车后市场还有2-3倍增长空间

爱分析:怎么判断后市场的增长空间?判断逻辑是什么?

温海庭:我们看增量,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千人汽车保有量。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大概在800台左右,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大概在110-130辆之间,对照美国,我们还有7倍的增长空间。

但因为中国的城市结构跟美国不一样,美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7个,中国有142个,集中度是两国不同的地方。人口不集中,对汽车的需求更大;人口集中,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更大。

所以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不会达到像美国那样的80%,但因为我们有广袤的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包括一线城市的面积也是特别的大,所以保守估计,增长个2-3倍,问题不大。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300-400辆,是可以期待的。

现在是110台左右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对应的是万亿的市场,如果是到400辆,那2-3倍的增长空间是确定的。

汽车用保险汽配商行(保险公司汽车配件价格查询)

爱分析:一辆车在车后能贡献多大的收入?

温海庭:假设是一辆售价15万的A级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左右。汽车美容方面是1,300元左右;保养一年是4,000-4,600元;维修的话,新车会比较少,但随着车龄的增加,费用也会增加,维修在2,000-3,000之间;汽车保险在3,000-4,000之间。

所以一部A级车,每年的美容、维保、维修和汽车保险加起来,每年的支出是11,000-12,000元,这里面不包含停车和加油的费用。

  

爱分析:如何对车后市场进行分类?

温海庭:畅途有一个自己的分类逻辑,分为三类:主刚需业务,包括维修、保险、加油、停车,这四块业务是车子不能缺的;第二类是次刚需业务,包括保养、洗车;第三类是非刚需业务,锦上添花的,包括汽车美容、装潢。这个分类是从需求的强度来看的。畅途是做主刚需和次刚需的。

爱分析:汽车后市场的业务模式、玩法都有哪些?会怎么分类?

温海庭:不说汽配,单说维修保养的话,最简单是分线上导流模式和线下开店模式,线上导流模式已经被证明失败了。

具体到重线下的模式,第一种是特许加盟,就是给一个品牌授权,你出资来加盟我,自己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种是直营,直营里面又分两类,第一类是管理直营,就是畅途的方式,社会资本投资,畅途来管理;还有一类是纯直营,如车享家,全部门店由自己投资自己经营,纯直营模式。分类是按“谁投资”、“谁经营”这两个纬度来划分的。

  区域龙头正在形成,下一步是全国争霸

爱分析:目前中国后市场是一种怎样的格局?

温海庭:我觉得中国现在是处于“春秋时期”,就是说区域性的龙头,在慢慢形成,区域性的龙头形成之后才会进入战国,开始全国范围内的竞争。

爱分析:中国的车后市场国情,跟美国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温海庭:我们最大的特殊是花20年的时间走完别人120年的历程,所以我们没有形成汽车产业链的细化分工。以美国的维修举例,维修是非常细分的,分为日常的维修养护和事故车维修,事故车维修下面有更细分的专业供应商,比如做玻璃的、做钣喷喷漆的,来支撑事故车的维修。

中国的事故车维修,很大比重是回4S店,没有时间和机会,让专业的、细分的机构得到发育和发展,而且国内竞争也激烈一些,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给到专业的细分市场去发展。

车后的产业链非常长,从单点切入,要实现单点的盈利非常难。比如切车后的停车,那得到的是一个微利的结果;如果切的是一个低频高价值的钣喷,那得到的也是不理想的结果,因为流量不足,而且流量成本很高,走to C 的道路很困难。

美国在汽车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里面,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叫集采商,就是一个中间商,去集中采购配件,让海外的工厂生产,他们去采购,再通过他们的分发渠道(distribution center),分发到国内的各个店里面去销售。

国外花了很长的时间发展起来,中国很难有这样的历史机遇了。包括那些B2B的厂商,做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跨国品牌,比如博世、米其林、壳牌,这些品牌在国外吃足了集采商的苦头。

当这些跨国厂商来到中国,他们就不再和集采商合作,甚至他们不在淘宝、京东上卖,而是自己建立一个经销体系,所以国内B2B电商想去切这个国际品牌就很难做到,因为这个价格体系已经严防死守了。因此,国内做国际品牌的B2B汽配电商的利润空间很小,因为是跟他的一、二级经销商去拿,利润没那么大,发展就会慢一些。

爱分析:汽车的电动化对后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温海庭:电动化是一个趋势。电动化会带来汽车维修保养需求一个下行的风险,内燃机车特有的发动机养护、点火系统等都会被更简单的电机和传动系统取代,但空调、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会保留,这意味着汽车维修保养的支出会下降40%-50%,这对汽车养护业是一个下行风险。

但关键是,电动汽车会在什么时候代替燃油车。麦肯锡报告说,到2030年,电动汽车(含混合动力)会占到新车销售的10%。电动汽车有点像“丘吉尔的葬礼”的故事:二战后泰晤士报为拍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葬礼准备了3个摄影师,但丘吉尔非常长寿,2个摄影师死了,但丘吉尔还活着。电动车就像是故事中的摄影师。

  汽配比维修保养更易扩张一些

爱分析:美国的前几大车后市场公司,都是以汽配为主,是说维修保养更难做起来吗?

温海庭:维修保养是服务属性,配件是产品属性,所以理论上来说,产品属性的业务做起来,是比服务属性的业务来得相对容易一些。

爱分析:从汽配切入维修保养,和从维修保养切汽配,您觉得这两个打法有何不同?

温海庭:我觉得这跟团队的基因有关系,跟公司发展选择的策略有关系。如果一个公司是汽配资源比较强,那应该从供应链入手,切到终端;对于像畅途这种线下运营能力非常强的公司,我们会先把门店做好,之后再进入供应链,这种方式对供应链渠道有极强的掌控能力,一个门店的集采规模相当于松散型渠道门店4-6家门店的规模,属于高质量的渠道。

爱分析:日本的后市场更多的是4S店占据主动,美国则是独立的第三方连锁大公司,中国会更接近于哪个模式?

温海庭:日本是主机厂对4S店有授权体系,4S店的统治力异常强大;美国则走了另一个方向,是非常市场化、自由化。

我们的国情是,主机厂有国资的参与,所以完全突破4S店的限制,也不太现实。我认为更加倾向于美国的方式,4S店会和独立的第三方维修连锁店并存,大趋势是逐渐地从主机厂体系往外溢出来,这也是遵循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的。

爱分析:现状是,车主如果出现事故,会去4S店修,因为更有保障。小修小养才选择独立的第三方连锁或路边店,因为更便宜。以后4S店和独立第三方会有合作机遇吗?

温海庭:不会。因为独立的第三方和4S店是正向竞争的关系的,所以双方合作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车如果是重伤,可能会去4S店,因为有原厂的配件和技术;如果是小伤,可能去路边店或独立的第三方修。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保险公司态度的问题,保险公司不太希望车主去4S店修车,因为4S店收取的工时费很高,保险公司赔付成本很高,所以保险公司在逐渐跟独立的连锁店合作。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车子在独立的连锁公司修理,因为主机厂的维修技术资料是公开的,技术上不存在难度。

爱分析:4S店承担销售和售后维修保养的功能,这么多复杂的职能由4S店统一承担,压力较大,中国是不是会向美国靠拢,4S店专注销售、售后维保交给独立第三方连锁来做?

温海庭:我们已经看到有这样的苗头了,但这还是取决于主机厂的态度,如果主机厂认为4S店是其卖车的主要渠道,就不会把大量的车源给到那些卖车的平台。因为主机厂要帮助4S店体系获得一个较好的收益,但卖车不赚钱,要靠售后,而且4S店的售后服务是依靠厂家的技术支持和授权,厂家给了4S店成体系的售后服务支持,4S店做售后是比较容易的。

关键点在于,4S店承担销售的压力,和售后服务从4S店流失的压力,两者要平衡好,否则4S店容易倒闭,因为4S店成本很高。

爱分析:资本前两年疯狂涌入车后市场,原因是什么?

温海庭:资本对这个行业错判了,时间点有点早。2013-2015年,是处于投资基金井喷的时期。各路资本投了很多进车后市场,我们认为这个阶段投早期公司基本合适,但投CD轮的话属于投早了,能做CD轮的公司,大概率会在未来几年出现。

现在的平均车龄还在4.5年,大多车主还是首次购车,还是以新车为主,只有当车龄往上长、二手车交易与新车差不多甚至超过的时候,才是汽车后市场的黄金时期。所以我认为是一个timing的问题。

汽车后市场靠线上是没有办法解决顽疾的,依然需要靠线下的过程和服务,这个过程不会那么快,钱砸下去了一两年内没法冒出一家特别大的公司出来,因为这个市场需要花点时间。

爱分析:汽车后市场,目前的门店和公司有哪些做得不好?

温海庭:第一,很多公司没有明确的客群定位,所以畅途定位新中产,搞清楚做谁的生意。

第二,很多公司不懂经营诀窍。以前的经营诀窍和经营体系是掌握在主机厂及其经销4S店手里,主机厂交给4S店去执行,4S店从售后确实赚了不少钱;但独立的第三方,他们没有时间去积淀整个的服务体系和经营诀窍,所以导致大家都在低层次的水平竞争,没有很好地赚到钱。畅途在经营诀窍、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花了大量的时间,这让我们成为这个行业里独树一帜的玩家。

第三,门店经营系统急需提高。4S店用的是厂家的系统;独立第三方,因为没有大的连锁公司形成,所以包括ERP系统在内,支撑连锁公司的IT系统,还很欠缺。

现在的系统,都是为个体户经营或少量店经营而打造的,如果要致力于做一个非常大的连锁公司,那IT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畅途自己开发系统的逻辑是,凡是能用设备和系统解决的问题,不要用人解决。所以我们是自己打造这样一套好用的系统,来提升运营效率,让自己在拓展的过程中,经营不会变形。

  规模效应来源于布局集中和品类叠加

  

爱分析:畅途的管理直营模式,门店来源都有哪些?

温海庭:我们的资金来源是社会资金,我们也会拿着资金去收购门店,也会有门店觉得畅途的体系非常好,加入到我们的体系中来。所以现在市场上有的渠道,我们都有,而且还占不小的比例。当然自己投资建店的直营店也有,主要是早期,目前占比较小。

爱分析:如何看待工位店和门店托管?

温海庭:工位店是门店产能不饱和,闲置产能的一种利用,是门店类型的一种小补充。

托管是管理直营的一个细分。有这样的玩家,他做了很多年,但因为没有很好的运营体系、IT系统和很强的供应链,所以他愿意交给运营好、IT完善和供应链强的公司去管理,让自己的店更专业,效益更好。他自己成为股东,收取分红。

爱分析:畅途获客的方式有哪些?

温海庭:畅途不依赖纯线上、劣质流量的输送,线上来的是价格敏感性的车主,不符合新中产的定位。依靠流量输送是运营能力低下的表现,总是依靠别人输送流量,说明自己的运营没有做好。

我们会选择跟我们目标客群定位符合的商圈来确定店址,这是第一个。车主消费的地方,主要是上班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属性非常强,所以首要是选址;其次是选择跟目标客户群相符合的店面规模,如果目标客户群是1000个车主,那不可能开个2000平米的店。

其次,在选定商圈之后,畅途会布局得很密集,我们称之为“铁桶战术”。一个一个商圈,把它打透,我们总结出一套运营的诀窍,会把127个执行的点都落地,资源都集中在这个商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这个商圈获得口碑。

第三套逻辑,畅途有一套成熟的会员体系。一个250平米的社区店,有500个会员客户,就能获得不错的利润。所以服务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要给到我们的核心客户群。

这些就是畅途的门店运营强于同行的逻辑。选定商圈,门店规模要匹配,塑造口碑,深度的会员服务体系。这么做下来,我们发现,效果比线上的获客好很多,而且成本低很多。线下的自然流量是后市场的主流流量,线上的流量只是锦上添花。

爱分析:随着门店的数量增加,规模效应强吗?

温海庭:规模效应跟公司的策略有关系。如果是像畅途这样的区域深耕,规模效应可以显现。如果是做一个全国市场,当密度不够的时候,规模效应就显现不了。

在一个区域,会有区域运营中心,包括运营团队和供应链团队,当该区域有更多的门店,运营中心支撑100家和500家,人员的增加是有限的,这个时候规模效应就出来了。

除了规模效应的成本视角,规模效应还有一个溢出的视角,就是品类的叠加。当你有一千家门店、一百万客户的时候,是可以打通很多的产业链条的。

盈利产品的叠加,比如车险,如果一年的车险能卖几千万,就可以跟保险公司谈额外的返利,贡献的保费越多,奖励就越多;还有一个是二手车的车源,如果每家门店每月能贡献两三台二手车的车源,给到二手车商,这也是一个利润来源。

所以规模效应是两各方面,一个是成本视角,一个是赢利品类的叠加。

爱分析:当您看维修保养的连锁公司的时候,比如把畅途跟其他公司对比的时候,会关注哪些方面?

温海庭:第一个是看基础单元的造血能力,这个非常关键;第二个,是否具备规模化的能力;第三个,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能否获得规模利润的能力。这些都是造就一个大公司必不可少的能力。

  *本文来自爱分析ifenxi,转载请标明出处。汽车服务世界投稿/报料/报道邮箱:wuj@asworld.cn, 商务合作:18521301468 李先生。

  

2017湖北武汉城市战略会议

戳文末 “阅读原文”

  主题:一切为提升盈利而来

  时间:4月19日下午 1:30-9:30

  酒店:湖北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主办: 汽车服务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找靠谱项目、做城市运营商,报名4月19日,湖北武汉城市战略会议

阅读
分享